卢俌定突厥策(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二)
相关推荐
-
为什么突厥不怕武则天,而是害怕唐中宗李显?
突厥默啜可汗时期,时常发起对唐朝的侵略战争.公元702年,默啜派兵南侵唐朝边境,在取得了重大军事胜利后,他们带着战利品就撤退.公元706年,突厥默啜政权发动了对唐朝的鸣沙之战,此次战役是默啜政权对唐发 ...
-
病关索杨雄的终极之战:目睹七位好汉阵亡,一把火烧了梁山
病关索杨雄,原是蓟州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以义气深重.武艺高强闻名,在职期间曾帮助过鼓上蚤时迁和鬼脸儿杜兴.在与当地军汉踢杀羊张保等人发生冲突时,他又与拼命三郎石秀相遇相识,义结金兰,并一起入伙梁 ...
-
同为梁山好汉,扈三娘为何射杀李逵?答案一目了然
黑旋风李逵,除了一身蛮力之外,很难从他身上找出多少优点.不过,他在江州时和宋江相遇相识.为了救宋江,他大闹法场,从此成了宋江的心腹.入伙梁山后,李逵更是仗着宋江的庇护在山寨为所欲为.梁山三打祝家庄时, ...
-
温故知新之:《周易》十四(师下)
第七:师shī卦(坎下坤上)地水师(坎为水,陷也.坤为地,顺也.兴师动众,用兵之道.) 师四.爻辞.爻象1)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无众不成军,齐众不正则无 ...
-
此人英雄一世,却断送了魏国最后的魏武卒精锐,成了白起的垫脚石
提起魏国著名将领,我们首先就会想到乐羊.吴起,庞涓.晋鄙.魏无忌(信陵君)等等,其实还有一个人不容忽视,他的名字叫做公孙喜,也称犀武.历史记载:"犀武者,魏之良将也,名喜,姓公孙氏.&quo ...
-
寻桃园一拜,觅忠义之魂
中国人提到深厚友谊,提到异姓兄弟,必然会联想起刘备.关公.张飞的桃园三结义,联想起刘关张三人在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祭礼,焚香誓言"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 ...
-
卢俊义的悲惨结局:以一敌二,大战一百三十回合,中箭被擒
玉麒麟卢俊义,河北大名府富豪,以枪棒双绝著称.梁山排座次时,卢俊义高居第二.在<荡寇志>中,玉麒麟卢俊义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他对自己的处境不满,但除了抱怨却无力抗争.他洞悉宋江的心思 ...
-
中宗复位(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二)
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兄弟二人居宫中执掌朝中大权.张柬之.崔玄暐和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在朝外密谋处死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张柬之对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 ...
-
范献忠谏中宗(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
先前,秘书监郑普思把他自己的女儿送入后宫,监察御史灵昌县人崔日用曾上奏弹劾他,中宗因而没有听从崔日用的意见.后来郑普思在雍州和歧州两地聚集党羽阴谋作乱,事发后西京留守苏瓌逮捕了郑普思,穷究其罪.郑普思 ...
-
李旦脱嫌疑(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四)
当初,右台大夫苏瓌负责审问太子李重俊的党羽,罪犯中有人牵扯上相王李旦,苏瓌秘密在中宗面前为相王申辩,中宗这才不追究此事.扳倒了太子,安乐公主和兵部尚书宗楚客就开始把目标转向相王李旦.他们指使侍御史冉祖 ...
-
魏元忠之贬(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五)
起初,由于武三思专擅朝廷大权,右仆射.中书令魏元忠心中常常愤懑忧郁.太子李重俊兴兵诛杀武三思的时候,正好在永安门与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相遇,便顺便裹胁他一起入宫.太子一死,魏升也被乱兵所杀.事后魏 ...
-
陈子昂谏武皇征囚徒家奴(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十二)
万岁通天元年九月,武皇下令道:"天下囚犯及有勇力的官民家奴,由官府出钱赎出,发往前线进攻契丹.(天下系囚及庶士家奴骁勇者,官偿其直,发以击契丹.)"朝廷同时命令崤山以东靠近边地的各 ...
-
睿宗复立(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十二)
景云元年六月癸卯(二十三日),太平公主传达了少帝的旨意,要将皇位禅让给相王李旦,李旦坚辞不受. 政变主谋之一的刘幽求对宋王李成器.平王李隆基说:"相王在以前就曾当过皇帝,他接替帝位是万民所向 ...
-
李世勣平定高丽国(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十二)
薛仁贵在金山打败高丽兵后,率三千余人准备乘胜进攻扶馀城,诸将都认为他的兵太少而阻止他.薛仁贵说:"兵不在多,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兵不在多,顾用之何如耳.)"于是他作为前锋部队先行与 ...
-
岂有君父告急而臣子晏然不赴者(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十二)
跟随安禄山造叛的同罗和突阙等部落的军队屯驻在长安的禁苑中.七月甲戌(二十二日),他们的酋长阿史那从礼率领五千骑兵,盗得二千匹厩马后逃回朔方,他们阴谋联结其他胡人部落占领边疆地区.肃宗皇帝派使者前去安抚 ...
-
裴行俭再平突厥(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三)
唐将裴行俭率军得胜回朝后,突厥阿史那伏念又自立为可汗,再次和阿史德温傅联合出兵侵扰唐朝边境.唐廷再次任命裴行俭为定襄道大总管,右武卫将军曹怀舜.幽州都督李文为副,领兵讨伐突厥. 曹怀舜和偏将窦义昭率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