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如何理解“得与亡孰病”?老子是如何看待财富的?
相关推荐
-
从经文第四十六章的内容来看老子反对战争的思想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01[名家解读] 任继愈先生讲,老子反对战争,认为战争是由于诸侯王不知足.贪心重引起的.侯王只 ...
-
权钱皆有,我却依然烦恼 | 咨询案例:让我们学会控制自己的贪欲
我的来访者里很少有司局级干部,我一度以为这些人应该没有什么烦恼了.要官得官,要权得权,人生还有什么苦恼? 前几天来了一位来访者,叫郑仲,今年不到50岁,但已经是某国家能源局的局级领导了,坐在我对面沉默 ...
-
我为什么选择道家
(注:本文系本人原创,但并非360个人图书馆首发,曾以"灰红太狼1号"."清瀞流水1号".本号同名."冰冰秀"."侠女1号&quo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我理解的老子与《道德经》
<道德经>这本书究竟是什么时间成书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老子排在孔子之前,意指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哲人.但是,持反对意见的哲学史作者亦不在少数 ...
-
“道德经”中谈鬼论神,你的理解和老子在同一个频道上吗?
<道德经·第六十章>解读 <道德经·第六十章>似乎是谈鬼论神的一章,其原典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 ...
-
「道德经」中谈鬼论神,你的理解和老子在同一个频道上吗?
<道德经·第六十章>解读 <道德经·第六十章>似乎是谈鬼论神的一章,其原典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 ...
-
品《道德经》:老子是如何看待成与败、祸与福、善与恶的?
老子曰: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闷闷"就是缓缓的意思. 老子说推行政令要缓缓的来,如此人们才能够淳朴安分. 纵观历史,有一件事情几乎每 ...
-
《道德经》“德善”和“德信”应该怎么理解?老子是如何达到的?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如何理解"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 ...
-
“知其雄,守其雌”如何理解?老子如何看待雄雌关系?
第一段经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ī).[归]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安德][天真性] 此章宣讲三知三守三归的常德.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这就是三知三守. ...
-
道德经第十一章:车子和房子的价值在哪里?老子有无相生解释财富
道德经第十一章:车子和房子的价值在哪里?老子有无相生解释财富
-
《道德经》中,老子的“无为”有三层境界,受用一生
无为而无不为.-- 楚简<老子>乙本 "无为"是道家的重要概念.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去做. 我们所熟知的" ...
-
《道德经》大智慧:老子说“不笑不足以为道”,其中有何玄机?
老子在国学经典<道德经>里面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子何出此言,其中究竟有何玄机呢? 首先解释一下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