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章句》序|原文|翻译|赏析
相关推荐
-
四书为什么如此重要?这与佛道有关
经典是什么? 恐怕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作为一个中国人,四书五经应该是大多数人眼中经典的代表.只是光阴流转,我们日常学习的东西早已经改变太多,"四书五经"已经退化成一个单 ...
-
国学经典诵读之朱熹《中庸章句》(上),对道心人心说的阐明。
国学经典诵读之朱熹《中庸章句》(上),对道心人心说的阐明。
-
十六字中华心法,圣圣相传
中庸其实是一本"高开低走"的书,因为开始的利益和前面的一个自然段,几乎就涵盖了人生的大根大本.后边的都是在支持这个进一步的论述. 中庸 中庸之所以能够在今天大放光芒,实际上是要拜朱 ...
-
朱汉民 | 经典诠释与道统建构——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序说的道统论
作者简介:朱汉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原文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摘 要: 孔子在整理<六经>的同时为之作<传><记& ...
-
朱熹怎样讲“四书” 李文文
唐代以前,儒学以五经为经典,<论语>和<孟子>尚未正式列为经书:<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未有特殊地位.四书并重始于北宋,而正式结 ...
-
中庸研读第19讲:《中庸章句序》解读
中庸研读第19讲:<中庸章句序>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章句序>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 ...
-
《石头记》序|原文|翻译|赏析
吾闻绛树两歌, 一声在喉, 一声在鼻①;黄华二牍, 左腕能楷,右腕能草②.神乎技矣!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 一声也而两歌, 一手也而二牍, 此万万所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 ...
-
琵琶行·并序原文|翻译|赏析
琵琶行·并序 作者: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
-
《吊魏武帝文》序|原文|翻译|赏析
元康八年①,机始以台郎出补著作②,游乎秘阁③, 而见<魏武帝遗令>,忾然④叹息,伤怀者久之. 客曰:"夫始终者, 乃物之大归⑤;死生者,性命之区域⑥.是以临丧殡而后悲,睹陈根而绝 ...
-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 魏晋 ]陶渊明 原文译文对照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 ...
-
兰亭集序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原文 译文对照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
-
秋兴赋并序(晋十有四年)原文翻译赏析带拼音
秋兴赋并序(晋十有四年)原文 [秋兴赋并序]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 ...
-
鹧鸪词二首原文|翻译|赏析
鹧鸪词二首 作者: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空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 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 岭外行人少,天涯北客稀.鹧 ...
-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原文,翻译,赏析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
-
村居原文|翻译|赏析
村居 作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⑴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⑵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