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方——“大建中汤”

每期一方--老陈给你讲方证

大建中汤

小建中汤大家都知道,经常用它来治疗腹部冷痛喜温喜按,和调理一些体质虚弱,消化能力差的患者,效果非常的好,但它还有个大哥,叫大建中汤,可能就不是很出名了,关于大建中汤的论述,最经典的莫过于《金匮要略》记载:“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初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者,大建中汤主之。”由条文,我们可以知道大建中汤治疗一种以出现胃肠型、蠕动波为特点的腹痛,但这样典型的体征在临床上不是很多见,如果就以这个症状当做使用眼目的话,那大建中汤就很难有用武之地,今天就来稍微谈一谈大建中汤的适应方证。
一、特异性方证
(1)“肠蠕动亢进综合征”
这里的“肠蠕动综合征”我打了个引号,因为医学上并没有这个名词,是我自己编的一个名词,就是囊括肠蠕动亢进所出现的一组症状群。从原文我们已经知道大建中汤证会出现明显的胃肠型蠕动波,其实这个是肠蠕动到了一个非常亢进的程度才会出现的,而且要看到这个体征,患者的腹壁要比较薄,如果是胀满的,是很难观察到的,所以我觉得这里的肠蠕动啊,还需要腹诊手法的介入,甚至可以将它引出来,大塚敬节在《汉方诊疗三十年》中见到一胃痛患者,遇寒冷或身体疲劳时加重,他对患者进行了腹证,没有发现腹直肌痉挛,所以排除了小建中汤证,大塚敬节先生看到他痛的厉害的时候,还出现了呕吐,就怀疑可能是不是大建中汤,于是他用手指轻轻刺激皮肤,稍加凝视,就看到了肠管的蠕动,确定下来这就是大建中汤。但也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胃肠型的,藤平健曾用大建中汤治体质体重只有36公斤的厌食症女子,肠鸣剧烈,自觉蠕动亢进,没有出现胃肠型和腹痛,于是我就提出一个想法,大建中汤应该是治疗肠蠕动亢进的方子,条文里的胃肠型体征应该值的是最严重的时候,至于那些程度比较轻的,就没有写出来,于是我把这些症状放在一起,从轻到重排列:肠鸣音—自觉肠蠕动—医生用手刺激腹部可引出胃肠型—不用刺激就出现胃肠型。这一组症状就是我说的“肠蠕动亢进”,这只是我个人不成熟的想法,有错误请直接指正,我不甚感激!
(2)腹痛
大建中汤证属于《金匮要略》的腹满寒疝病篇,根据条文描述“大寒痛......上下痛不可触近”,可说明其程度非常剧烈,出现了腹膜刺激征,与之相对的我就想到了137条大陷胸汤条文也出现了“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触近”,都是一种疼痛非常严重的症状。一般来说,应用大建中汤通常是解决肠蠕动亢进的腹痛,但也有例外,像上述藤平健医案,只有肠蠕动,未见腹痛,我估计可能是患者体质太虚弱了,机体的应答反应太迟钝了所造成的,但大部分情况下,腹痛都是存在的,其范围也可以从心下胃脘到少腹。
(3)舌质脉象体质腹证
舌淡。脉偏弱。患者体质体质较虚弱,《皇汉医学》中将大建中汤定位为太阴病,关于太阴病的方子,我想到的就是理中汤和小建中汤,而大家可以注意到,大建中汤里有人参和干姜,相当于含了半张理中汤,又有小建中汤最重要的药物—饴糖,同时又加上了散寒止痛降逆力量非常强的花椒,所以我觉得大建中汤应该是理中汤和小建中汤的一种联合加强版。
二、非特异性方证
(1)呕吐、反酸等胃气上逆证
根据条文来看,大建中汤患者有“呕不能饮食”的情况,所以猜测会有胃气上逆的情况。
(2)大便下利或秘结
大建中汤大便的性质条文中没有描述,但根据其含有的干姜的药证,并结合肠蠕动亢进的表现进行推测,应该是下利的多见。但也有便秘的,如荒木求次曾经用大建中汤治疗一腹痛、腹胀、便秘的患者,一剂而愈。
三、方药拆分演变
干姜(多唾多尿、下利、手足冷)+人参(心下痞、不欲食、消瘦疲乏无力)+饴糖(腹部疼痛、营养低下)+花椒(推测可能是肠蠕动亢进?)=大建中汤
四、鉴别诊断
(1)小建中汤。两方都可以治疗疲乏无力,全腹软,腹部疼痛喜温,但小建中汤证多为喜按,腹部可出现腹直肌痉挛,但大建中汤腹直肌不会痉挛,且有肠蠕动亢进的表现,其疼痛剧烈,甚至会出现呕吐影响进食的地步,大部分为拒按,也有喜按,不过我们掌握大建中汤的眼目就在前面提过的“肠蠕动亢进+腹冷痛”。
(2)理中汤。两方都可以治疗疲乏无力,全腹软,腹部疼痛喜温,但理中汤其疼痛性质多为隐痛,且以下利、口水多、尿多为明显表现,其主要针对目标是人体的分泌物过多。大建中汤主要还是针对腹痛而设立的。
(3)生姜泻心汤。两方都可出现反酸、肠鸣、心下不适的表现。但汤本求真认为生姜泻心汤属于少阳病位的方子,所以其体质应该要中等,而大建中汤是太阴病位,体质要虚弱。
(4)吴茱萸汤:两方都会出现呕吐、手足冷、乏力等证。但吴茱萸汤证多治疗头部的疼痛,而大建中汤的病位还是偏向于大腹部。
(0)

相关推荐

  • 胡希恕临床医案细讲-感冒7(附音频)

    下面我们开始讲感冒这个章节里边的最后一个小节.标题叫做:"论治温补发汗疏,表证阴证阳正分":什么叫"表证阴证阳正分"呢?也就是说,前面讲的都是阳证,而现在这个, ...

  • 关于半夏泻心汤的论述

    半夏泻心汤也用于治疗厥阴病寒热错杂的一首方,半表半里是本方的大体病位,具体病位是心下的这个部位.为什么说具体的病位是心下这个部位呢?我们看关于半夏泻心汤的两个条文. 第一条关于半夏泻心汤的条文:< ...

  • 016 大建中汤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4版)

    016 大建中汤 经典的虚寒腹痛方,传统的温中散寒方,具有止痛.止呕的功效. 现代研究提示能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肠蠕动及肠道吻合口愈合.调节肠道菌群.保护和恢复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等.适用于以脘腹冷痛为 ...

  • 经方体质研究 : 关于晕车体质的几点疑问与探讨

    众所周知,在正常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是比较爱晕车的,从黄煌老师的体质研究中我感觉到,这也许是个出发点,就像有个会员从做梦方面研究体质是一样的,据我所知有中医认为血虚之人会出现晕车的习惯,如果是,应该是从脾 ...

  • 【经方使用手册】大建中汤

    [经方使用手册]大建中汤 大建中汤是经典的虚寒腹痛方,传统的温中散寒方,具有止痛.止呕的功效.现代研究提示能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肠蠕动及肠道吻合口愈合.调节肠道菌群.保护和恢复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等.适 ...

  • 每日一方之血府逐瘀汤(五)

    血府逐瘀汤出自明清时期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一书,是中医医家经常使用的用于临床患者因血瘀.血留滞经脉等导致的胸痛.头痛.痛经等病症.<医林改错>中说到血府逐瘀汤治疗:" ...

  • 每日一方之王清任的五腑逐瘀汤(七)

    通窍活血汤 [药物组成]:赤芍,川芎,桃仁,红花, 老葱,鲜姜,红枣,麝香 [功效]:活血通窍 [临床应用]:主治瘀阻头面证.临床表现见头痛昏晕,或耳聋,脱发,面色青紫,或酒渣鼻,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870 《每日一方》很实用 转载在此存资料(上)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870 <每日一方>挺实用 转载在此存资料(上) 曾乐 今天翻看我的新浪博客,发现<每日一方>集,方法简便实用,所以,连载在此,做为资料保存,也便于各位好友检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872 《每日一方》很实用 转载在此存资料(下)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872 <每日一方>挺实用 转载在此存资料(下) 曾乐 每日一方(18):银耳冰糖可治孕妇贫血 曾乐的新浪博客: 博友猪猪介说:求曾老师来了,我妻子怀孕中,出现严重的贫血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871 《每日一方》很实用 转载在此存资料(中)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871 <每日一方>挺实用 转载在此存资料(中) 曾乐 每日一方(10):吃红皮萝卜可以缓解痛风疼痛 曾乐新浪博客: 博友莲花朵朵说: 曾老师,向你反馈一个好消息,上次我 ...

  • 【本草每日一方】新补阳还五汤【处方】黄芪...

    [本草每日一方] 新补阳还五汤 [处方]黄芪. 当归.川芎. 赤芍. 桃.红花.水蛭粉. 肉桂粉(将水蛭粉.肉桂粉胶囊装吞) [剂量]需辨证开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功效]益气 ...

  • 每日一方之半夏白术天麻汤(八)

    半夏白术天麻汤,方名就表明了药物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半夏.白术和天麻.这首方剂是著名的息风化痰方剂,发病原因为脾虚失运,聚湿生痰,湿痰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清窍,导致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 ...

  • 每日一方之半夏厚朴汤(九)

    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是临床治疗梅核气的首选方剂. 半夏厚朴汤来自于<金匮要略>,原书指出其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药物组成]:半夏,厚朴,茯苓, ...

  • 【本草每日一方】油火水烫伤三天痊愈不留痕...

    [本草每日一方] 油火水烫伤三天痊愈不留痕[家传秘方]  无论是油锅溅油或者鞭炮烧伤,还是被火烫伤.烧伤者屡用屡效的烫伤秘方真情奉献给大家,造福苍生. 主要材料:生地榆.生大黄 .香油 用法:生地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