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支碑序
相关推荐
-
栗树红缨
栗树红缨 --图书欣赏之二二〇八 <栗树红缨>,天津人民出版社.统一书号:10072.490 每册:0.15元.
-
朱崇玥丨武都张坝古村落
张坝村民居是典型的陇南木架子房原型,四合院建筑结构,多依山而建,既拥有北方建筑的恢宏高大,又融合了江南民宅的精雕细琢,院落布局合理.房屋为上下两层,正房三到五间,厢房.厨房.杂物房各具功用,中间院子的 ...
-
由金沙江断流想到的
2018年10月11日凌晨,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波罗乡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堰塞体长约5600米,高约70余米,宽约200米,方量巨大,造成金沙江上游干流断流,并形成堰塞湖,回水约20公里,最大水量约2亿立方 ...
-
商公神道碑(落气碑)
凤冈游 贵州游侠 五.商公神道碑(落气碑) 离开玛瑙山营盘,驱车前往土溪镇方向,在未到时右转关坝村,那里有一块高达2.85米的"商公神道碑",2005年出版的<贵州省地图集& ...
-
余氏流南迁路线及渊源(宗支源流)
余氏始在熙河,南渡镇江,因官于泗州下邳郡.晋石勒之变,迁徙浙江睦州遂安县.祖有兄弟六人,最少之弟曰雍为鄱阳令,鄱阳令之孙燧公为建阳令<南朝梁任建阳令,载于建阳县志>,而家以籍溪村,燧公生有 ...
-
吴氏湖北省支谱序
吴氏家谱简介 因为吴姓的远古初祖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西北部),故以姬为姓.吴姓的远古初祖是黄帝.黄帝娶有四位贤淑的妻子,生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个,后就形成14个部族.黄帝正妻嫘祖生两个儿子玄 ...
-
洛宁县城郊乡余庄村李氏二门续世系碑序
余庄镇李氏二门续世糸碑序李氏乃华夏大姓之冠,国人中十者有一,洛宁李裔约三万众,仅次张王,位居第三,余庄李氏乃书城东之望族.始祖讳葆初(又讳行五),字全仁.祖籍明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西阁里.公之显考讳亘元 ...
-
马腾蛟及德配郭孺人碑序
马腾蛟,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人.民国初年,因发动洛宁县农民抗议苛捐杂税而进行的"交犁耙运动",(类似于农民罢工)被反动当局杀害于洛阳. 现抄录"马公讳腾蛟及德配郭孺人碑序& ...
-
大明弘治癸亥--安定郡太宜人张氏夫人之碑序
大明弘治癸亥--安定郡太宜人张氏夫人之碑序 安定郡太宜人张氏之墓: 明故归安定郡太宜人张氏之墓, 弘治十年岁在丁巳四月初二日冠带官李敬德篆,孤哀子昭信校尉世袭长官程斈立: 先妣宜人张氏,讳慕洁,乳名爱 ...
-
厦门最早的黄氏宗支竟然来自平和?兼谈和厦黄氏渊源
厦门最早的黄氏宗支竟然来自平和? 兼谈和厦黄氏渊源 黄 武 疆 和厦黄氏渊源 平和是福建最南端的县份之一,古属岭南揭阳郡(义安.潮州)地区:厦门地处九龙江口北岸,旧为同安.龙溪(海澄)所辖.唐垂拱二年 ...
-
找到啦!平和霞寨“宗约碑”的后人在芦溪东槐……
找到啦! 平和霞寨宗约碑的后人在芦溪东槐 黄 武 疆 2019年清明节前夕,文史爱好者黄太明在霞寨镇寨里村发现一块立于清朝道光十三年的特殊石碑---"宗约碑",记录周氏宗族按约定祭 ...
-
总溪河特大桥碑序
总溪河特大桥碑序 祝菲 盖闻天地之初,混沌无径,溪水汇成沟壑,大地切分.然一溪之隔,终世无来往.我雍熙之邦,地属黔山.民风淳朴,百姓和睦,无论彝苗乃至其他民众,相互婚娶,习俗相融,不分伯仲.万年之根基 ...
-
吊楼垭宗支碑记
吊楼垭宗支碑记 大明永乐时,祖范道志(罗氏),生一子德玄(杨氏),玄生玄林(杨氏),林生七子,长绍明(宋氏),明生范钦(高氏)葬炉舍沟.范荃(王氏).范森(王氏).荃生崇福(杨氏),福生时美.时章,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