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沙苑采风·伍旭升】沙苑枣林行
相关推荐
-
【大荔文苑】田冬泉:三香醉我心
三香者,家乡的槐香.椿香.枣香.三月椿花飘清香,四月槐花放异香,五月枣花甜又香.家乡春光好,三香醉我心. 我的家乡地处沙苑边沿,一座座金黄色的沙丘之上覆盖着深绿色的洋槐树林.家乡人都叫它"槐 ...
-
【大荔诗词】高华丽:秋殇(外二首)
秋 殇 高华丽 去年今日秋依旧 又是一年八月八 人去楼空情依然 那个大嗓门的老头 爽朗笑声萦绕心头 再也捕捉不到 喊三儿的神态 去年 今年 今年 去年 相隔于今生来世 捧一束黄菊 伫立于您 ...
-
你知道大荔红枣脆又甜,你知道大荔枣农有多苦?
你知道大荔红枣脆又甜, 你知道大荔枣农有多苦? 张家枣月天,家家睡不安. 丑时多一点,街道人已满. 机声隆隆响,叫卖乐翻天. 车上帐篷布,长短大小杆. 打枣队未到,枣农眼望穿. 三轮未停稳,四周人成山 ...
-
【大荔文苑】李冬花:颗颗小金花
初夏的一天,我和友友们去陕西大荔县张家千亩枣园采风. 当我们走近一眼看不到头的枣园时,枣花香扑鼻而来,环境负氧离子充足,给人一种爽的感觉.大家不时地拿起手机拍照,绿油油的枣叶旁金灿灿的小黄花多么迷人, ...
-
【大荔文苑】雷会喜:家乡那棵红枣树
"家乡那棵红枣树,伴着我曾住过小屋,有过多少童年的往事,记着我曾走过的路--"听着悠扬的音乐和歌者磁性迷人的轻唱,笔者的思绪情不自禁回到儿童时光-- 五十多年前,老家的前.后院有四 ...
-
梁衡:红枣的前世今生
中国人爱吃红枣,喜其色艳味甜,补气血,美容颜.但很少人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当我在陕北佳县的一片枣树林里,发现一棵老树结出新枣的场景时,立即爱不释手,这是生命的更替,辩证法的胜利. 红枣由野酸枣进化而来 ...
-
网红打卡新坐标!大荔枣树公园!
五一佳节,国道上车流如梭.县道上也时不时一辆辆出游车,一不小心,发现有的城乡公交都拉着生意欣赏大自然. 在大荔县沙苑地带,下寨镇张家村修建了沙苑枣树林.即张家枣树公园.同时承办过多届枣花节.按照傍名牌 ...
-
枣树下的岁月‖文/柠檬喵
枣树下的岁月 微风吹拂,枣树的叶子发出声声轻柔的声响,像是唱着一支摇篮曲,这优美的歌声伴随着我长大. 春天,枣树开花了.浅黄色的枣花像米粒似的,散发出香香的气味,迎来无数蜜蜂在枝头飞舞.和煦的阳光照在 ...
-
【大荔文苑】王金桩:家乡的红枣树
家乡的红枣树 文/王金桩 我的家乡在大荔沙苑南边,临近渭河的苏村.这里树种繁多,果木类有枣.梨.萍果.核桃.杏.柿.李等,非果木类树种有,生长于沙苑腹地的洋槐,长在村南沙坡跟的杨树,河滩田畔的柳树.村 ...
-
【大荔文学·散文·王凌琴】“缠沙”的亲老 姑 ——沙苑亲戚3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03 "缠沙"的亲老 姑 --沙苑亲戚(3) 原创/王凌琴 大老姑 老姑是谁?那当然是父母亲的姑姑,祖父或外祖父的姐妹了. 我的祖父 ...
-
【大荔文学·游记·张小亚】沈氏园 ——绍兴行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19 沈氏园 --绍兴行 文/张小亚 沈氏园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与前妻唐婉分别后无意间重逢相会的地方. 今年五月间应朋友之邀,来 ...
-
【大荔文学·游记·张小亚】卡定沟——西藏行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96 卡定沟 --西藏行 文/张小亚 题记:2019年五月下旬,西藏林芝 从拉萨往南一路乘车而行,沿途植被逐渐由稀疏变为丰 ...
-
【大荔文学·散文·王凌琴】螟蛉老姑——沙苑亲戚(1)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36 螟蛉老姑 --沙苑亲戚(1) 原创/王凌琴 01 老姑家在杨村,是我妈妈的姑母. 说起老姑,我的脑海里就会浮出几幅画面: 雪花纷飞的寒冬,一个中年 ...
-
【大荔文学·散文·王凌琴】老老姑 ——沙苑亲戚(2)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50 老老姑 --沙苑亲戚(2) 原创/王凌琴 如果说沙苑是一片沃土,那么沙苑人沙苑族群便是这片沃土上的大榕树,地下,盘根错节,绵延百里:地上,枝叶相连 ...
-
【大荔文学·散文·王凌琴】土匪老舅 —— 沙苑亲戚4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12 土匪老舅 --沙苑亲戚(4) 原创/王凌琴 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批林批孔"运动中,为春秋时代的"盗跖"正 ...
-
【大荔文学·散文·老春】沙苑挖野菜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44 沙苑挖野菜 原创/老春 为防范新冠肺炎,在家窝了快两个月.窗外春天的风和阳光,惹得我心底深处的枯草长出了葳蕤的新芽. 老天垂怜苍生,疫情缓解,道路 ...
-
【大荔文学·随笔·伍旭升】紫薇花开了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596 紫薇花开了 文/伍旭升 每年的三伏天,天气温度就升高了,人们感到特别的热.大多数树木已经进入结果阶段,累累果实压满枝头.在这个炎热三伏天开花的树木 ...
-
【大荔文学·散文·伍旭升】嘿!捉知了猴去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17 嘿!捉知了猴去 原创/高晓茜 入伏天气总是很热,人们站着也会汗流浃背,进入七月中旬却是蝉蛹出土的盛期,给人们送去营养和美味.蝉蛹是学名,各地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