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氏往事(四)
相关推荐
-
黑土乡情·母亲节特刊 白雪松 | 母亲的缝纫机
朗读:白雪松 那台老式缝纫机静静地闲呆在我家屋子的角落里,机头被装进机箱里,板面上落满了灰尘.没有人使用,当然它也就失去了往日欢快的歌声. 这台伴随了母亲多年的缝纫机,随着母亲的故去而下岗,但它谱写的 ...
-
购买缝纫机
三十多年前,我家购买缝纫机,曾经历过一段曲折的过程. 记得结婚那回,因为少了一台缝纫机,总觉得有点寒碜,先生安慰我说:"等攒够了钱,一定给你买台新式的."儿子出生后,缝缝补补的事开 ...
-
欢乐的缝纫机(随笔)
陈万贞 有名人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相似之处在哪里?我说不大清楚.但是,凡幸福的家庭,都有自己的幸福原由.别人家的幸福之源是什么?我不很了解,而我家的幸福却源于一台缝纫机. 那是一台伴随了我们多年 ...
-
“中原红木杯” 浣花文学奖散文组 | 吴明玉:马号巷里忆往昔
"中原红木杯" 文:吴明玉 /图:堆糖 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一半是烟火,一半是清欢. 闲暇之余,我喜欢去东流老街行走.踏在光滑的青石板上给人一种时光安然,岁月静好之感,宛 ...
-
缑氏往事(四十四)
缑氏往事之四十四:琼瑶小说 我家住地附近,方圆几百米内,各种补习班,星罗旗布.每到休息日,不同年龄段的娃娃,纷纷被送到这里.所以,我们小区,也常被戏称为学区房. 儿子小的时候,非常抵制补课 ...
-
缑氏往事(四十三)
缑氏往事之四十三:牡丹 我们念小学时的课程,除了语文和数学,还有一些副科.这些副科里,品德和自然,尚有些兴趣:只那地理和历史,我总是学不懂,一直是云里雾里. 记得有一道四年级的地理题,问珠江三角洲是如 ...
-
缑氏往事(四十二)
缑氏往事之四十二:头发 小时候的发型 (我和哥) 我头发很多,发质偏硬,略略留长些,就必须捆扎起来,不然,会蓬松得不像样子.天生如此,徒添了不少烦恼,到底也无法改变,只是常常让母亲担心,因为她听人说 ...
-
缑氏往事(四十一)
缑氏往事之四十一:麝香 听说过一段野史逸闻.三国时期,有位书法家,名叫韦诞,擅长题署匾额.魏明帝筑成凌云台,让他写匾,挂上之后,才发现字迹有一处位置不当.因此,将韦诞用粗绳系身,吊至悬放匾额的位置,让 ...
-
缑氏往事(四十)
缑氏往事之四十:读书 入乡随俗,和其他人一样,我也在家里敬有财神.每一次毕恭毕敬,我都不认为是迷信,而是当成了一种寄托.一个认真敏感的人,总能感触到生意场上无处不在的风险,或紧张,或担忧,使人难以寝食 ...
-
缑氏往事(三十四)
缑氏往事之三十四:水煎包 我很佩服自己的胆量,无德无能,居然起了写字的心.大概是无知者无畏罢,也就无惧前方之茫茫. 念起老家,心中就会充满力量.所以,必须带着故乡上路,我的文字需要营养.唯故土之厚爱, ...
-
缑氏往事(二十四)
洛阳偃师翟镇二里头:夏朝都城遗址 缑氏往事之二十四:馒头 豫西平原,孕育了最早的中国,虽非鱼米之乡,也是天然一方沃土.沃土之上,是大片大片的麦田:这麦田,让生活在此的人们,得以世代繁衍. 人们爱这土地 ...
-
缑氏往事(十四)
缑氏往事之十四:织布 面筋,是一种极其普遍的街边小吃,凉皮摊儿上最常见,超市里也有各种款色的售卖.早些年,我还偶尔买来吃,现在基本不吃了.因为再怎么蒸煮煎炸,都和记忆中的美味相去甚远,包括曾经无比喜爱 ...
-
缑氏往事(四十五)
梅飞燕 2018年的一天,远在河南老家的闺蜜春燕,在微信里留音频给我,问我是如何认得梅飞燕的? 她语气里充满了吃惊和喜悦,其实,我也满是吃惊和喜悦,同样的疑惑,也正想问她呢. 就在刚刚,梅飞燕在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