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看脚
你的命长不长,快来看看脚!

中医养生 2021.05.30 土豆微信


中医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大脑”,脚部的穴位很多,还有成千上万条末梢神经,特定穴位与体内脏器之间都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因此,脚部对身体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如何通过脚部看健康呢?

一、看颜色

五色辨病是中医学内容之一,五色为青赤黄白黑。
中医学认为,正常脚底颜色略红,也就是说脚部最佳的颜色应该是“红润”。
如果出现以下颜色情况,最好去医院进行检查。
红色十分明显,可能有热。
颜色发青,可能有寒。
出现异常的黄色,可能有肝胆疾病。
发白,除可能有寒证外,还可能是营养不良和贫血。
发紫或发黑,可能血液循环差。

脚远离心脏,脚趾甲是最远的,就像珠穆朗玛峰的锋尖。
如果脚趾甲红润有光泽说明人体血液循环好。一般健康长寿人的脚趾甲就会呈现健康的粉红色。
同时,脚指甲上也有月牙哦,约占趾甲的1/5。
如果按一下变白,松手后很慢才能恢复原态,说明循环不好,这个叫压红实验,能够反应脚部血液循环状况。
循环不好营养就不好,脚上一旦有风吹草动,你可能就会得病。有人容易得灰指甲,脚趾头疾病,也是因为血液循环不好,抵抗力不行,容易被病毒侵害。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脚趾甲变成了苍白色,没有一点血色的话,那就要考虑自己是否营养不良或贫血。这时你可要更加注意自己的饮食,保证每天摄取充足的热量。
如果趾甲上有纵行条纹,表示机体虚弱,抗病能力差。
这时应注意,多参加体育锻炼,避免久坐久站,强健身体。

健康的脚趾腹应该是红润且饱满的。
颜色过白过红都不好,太红说明淤血多,静脉不好,淤紫说明静脉回流不好。
如果趾腹有皱纹不饱满也说明脚部血液循环不好。

二、摸温度

老人脚易凉,多为肾阳不足或保暖不当,这类人应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如羊肉、大蒜、生姜等,以提高机体耐寒力。
若脚心热,则可能是阴虚内热,应多吃一些绿豆、冬瓜、瘦肉等甘凉滋润之品,少吃羊肉、韭菜、辣椒等温燥之品。
如果脚部温度不高不低,能够自行进行体温调节,外面冷的时候,脚是热乎的,外面热的时候,脚也还是那个温度,就说明脚部血液循环非常好。
相反,天一冷脚就冰凉,天一热脚老出汗就说明脚部血液循环不是很好。
所以,长寿之人的脚底温度应该和双手是一样的,温热适中,不凉不火。

三、养生先养脚

建议大家可以通过用脚趾抓地等举措来锻炼脚趾,强身健体,达到长寿的目的。
做法:取站立或坐姿,双脚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以抓地、放松相结合的方式,交替刺激经络。
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然后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时按摩脚趾,可刺激脚部穴位,强身健体。

平时多泡泡脚也可以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中医认为,热水洗脚,胜吃补药。每天泡脚15分钟就能发挥保健作用。
另外,在温热的水里加点中草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同时,可以使药效被皮肤吸收作用于人体,达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脚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光在足底就有136个穴位反射区,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各个器官。
经常双脚互打,等于在调理全身五脏六腑。
尤其在冬天,双脚互打更是不可缺少,因为“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有很多老人通过双脚互打后,发现比热水泡脚还要实惠有效。

人的筋之根就在脚部,治病要治根,养生也要调根,因此只拉身体的筋,而不把脚部的筋拉开,是治标不治本!
把脚部的筋拉软,不仅能够变得强壮,延年益寿,而且还能够改善人不好的脾气。
当然,拉脚部的筋有很多的方法,和舞蹈家一样的那种拉法并不适合中老年朋友。
所以最好操作,同时又比较方便的就是搓揉脚板底的脚筋。
脚面有个凹陷,一般的情况根本刺激不到,这也就是为什么泡脚效果好(因为热水可以刺激凹陷的地方)。
在这个脚凹陷的地方有很多精妙穴位,比如长寿的涌泉,足跟有三焦经通过,这些都要拍打到,最好是用一定的力度往里头揉捏,可以触到一根比较粗、紧的经。
按揉以发热、经络舒服为准。按揉时应用指腹,不要用指甲刮。
所以,脚,这个平时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部位,却是养生长寿的不二法门哦。
做好了脚部的养护,健康长寿很容易呢!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只花一根棉签的钱,就能享受“全身按摩”!

拉筋拍打手法 2021.08.29 土豆微信

一天下来没做什么特别的事,可就是觉得肩背部特别酸疼,浑身无力,整个人都没有精神——这个时候没什么比来一场全身按摩更舒适的了!
也正是因此,很多人在出现这种症状后,喜欢去做个保健推拿或者拔拔罐,其实根本没那么麻烦。一根棉签就能解决你的酸痛!

通常来说,放松全身的按摩需要时间较长,大多都市白领很少能有空闲去享受。
而用棉签按摩对应颈肩部位的足部反射区,只要10分钟即可起到按摩全身的效果。

对应部位:环轴关节(1点按压)

刺激拇趾腹前段“环轴关节”的反射区,棉花棒垂直握拿,朝趾尖方向往上按压;慢慢地往横向点按。
对应部位:颈椎(1点按压)

拇趾趾腹下方,棉花棒以斜45度角,用力往上按压第1、2关节。
对应部位:肩膀(锯齿线)

趾头向外压,先框起“肩膀反射区”外缘,再在框内从姆趾到小趾边移动、边画大大的锯齿线。
对应部位:脊椎(画线条)

食指握靠棉花棒顶端,在食趾内侧以下到脚底中段长条区,朝脚尖方向“由下往上”推。
对应部位:肩胛骨(画线条)

先框起“肩胛骨反射区”,再在框内朝脚尖方向“由下往上”画线,要画满反射区。
对应部位:上身淋巴(画线条)

脚底贴地板,刺激脚背趾头骨头与骨头间的“上身淋巴反射区”,像是要将堆积在这里的废物往前推出去。
对应部位:手臂(1点按压)

棉花棒与脚垂直,用力按,从小趾沿骨头外侧到脚中段的“手臂反射区”。手贴着地板进行会比较稳定。

如果您在外面不方便,不方便按脚,或者手边暂时找不到棉签,也有几个对付酸痛的穴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郁峰亲自推荐及示范,一按就灵。
风池穴、风府穴


最常用的是后面这两个凹陷,一个是风池穴,在头额后凹陷处,与耳垂平行的位置。一个是风府穴,在颈后正中线上,后发际正中直上,与风池穴平行。


不舒服的时候可以按一按、揉一揉这两个穴位。
后溪穴

手上也有很多治疗颈椎的穴位,最最实用的穴位是后溪穴。
后溪穴很好找,握拳后,看到小拇指那一侧有个纹路,后溪穴在拳头底下这样一个纹路的正中间。

后溪穴可以按,可以点、可以掐、可以揉,可以把两只手放在桌子上面用劲往下按。这个穴位很常用也很很实用,尤其当颈椎正中间酸痛的时候,按这个穴位最最有效。
一根棉签就能减轻疲惫感,还不回家试试~天天“大保健”,一次十分钟,舒缓您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