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中13·神而明之》译文
相关推荐
-
开学季:有必要给孩子挑“好班”和“好座位”吗?
01 开学这几天,亲朋好友对我说的最多是两件事:一是给孩子挑一个"好班",二是给孩子选一个"好座位". 在他们的眼里,学校会有那么一两个班的老师特别&quo ...
-
学生虐我千百遍(28)
今天9月4日,是新学期的第一次上课,见到了初一两个班可爱的小屁孩,心想新的征程开始了!又想起刚刚送走的陪伴了三年的那群大屁孩,于是翻看着他们曾经的作品,整理着他们不断"虐"老师的文 ...
-
乡村教师的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我是二(2)班副班主任.欢迎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这次家长会和学生在班级里一起开,十分难得,意义十分重大,同时也是一种难得的亲子机会. 这次家长会对学生.家长.老师 ...
-
李展飞:《开学了,要不要给孩子找个“好班”,调个“好座”?》
这个暑假,我接的电话基本上是两类,一类是关于入学的,一类是关于选班的.入学的就不用多说了,选班的则是希望我能帮忙打个招呼,把孩子安排在一个"好班". 学校里到底有没有所谓的&quo ...
-
《传习录·卷中6·元神·元气·元精》译文
答陆原静书 陆原静,即陆澄,见卷上·<陆澄录>. 来信写道:"着手做工夫时,感觉到心没有一刻宁静.妄心固然在动,照心也在动.既然心无时不动,那么,也就没有片刻停息了." ...
-
《传习录·卷中8·万物皆备于我心》译文
答欧陽崇一 欧陽崇一(公元1496--1554年),名德,字崇一,号南野,江 西泰和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历任安徽六安知州.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王陽明在赣州首倡"致良 ...
-
《传习录·卷中 6、元神·元气·元精》
·元神 元气 元一精一· 答陆原静书 陆原静,即陆澄,见卷上·<陆澄录>. [原文] 来书云:"下手工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quo ...
-
《传习录·卷中12·启蒙之道》译文
古时候的教育,讲授的是以人伦道德为内容,以后兴起了记诵词章的风气,因而先王的教育之义也就不存在了.现在教育学生,应该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唯一的内容.有关教育的方法,应当通过咏诗唱歌来激 ...
-
《传习录·卷中11·致其良知》译文
致其良知· 此信为陽明先生与聂文蔚的第二封论学书信. 此书于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写于广西,为王陽明的绝笔书信. 来信已收到,得知您最近在学问上大有进步,欣喜难以言表.认真阅览数遍,其中呈还有一两 ...
-
《传习录·卷中10·人即天地之心》译文
答聂文蔚 聂文蔚(公元1487--1563年),即聂豹,字文蔚,号双江 .江 西永丰人.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傅.1545年,被捕入狱.出狱即居家十年,后被起用为平陽知府,修兵练卒,整顿地方军务,颇有政 ...
-
《传习录·卷中9·正心诚意》译文
答罗整庵少宰书 罗整庵(公元1465--1547年),即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明代江 西泰和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少宰(明清吏部侍郎的别称).学术上主张理得于天而具于心,理气本为一物,著有< ...
-
《传习录·卷中 7·良知即是未发之中》译文
另一封 此篇为"答陆原静"的又一封论学书信. 来信写道:"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所谓的性善.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廓然大公之类.为何普通的人都不能做到而一定要经过学习 ...
-
《传习录·卷中 5·知行合一》译文
答顾东桥书 顾东桥(公元1476--1545年),名鳞,字华玉,号东桥.江 苏江 宁人.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擅写诗,见<明史>卷二八六. 钱德洪的序是<答人论学书>,而&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