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人学家教(1)——《孔子篇》 

(0)

相关推荐

  • 论语:雅颂各得其所(9-15)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礼不复.孔子极度推崇周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时时缅怀周公所规范的礼乐制度,于是致力于订正礼乐,期望以乐正礼,恢复周公之礼. 子曰:"吾自卫反鲁, ...

  • 【名家讲堂】孔子的文学思想

    孔子的文学思想 □王汝梅 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实质乃是制定一整套与殷商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通过一系列政治性的伦理规范,将社会划分为严密有序的若干等级,并通过价值观的渗透而使这种划分固定化. ...

  • 论语连载(268)《先进篇》第1章,“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yuè),野人也.后进于礼乐(yuè),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原文朗读] [注释] 先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 ...

  • 《论语》导读(三)——为政第二(1-12)

    [为政第二引语] <为政>篇包括24章.主要阐述治理国家的政治准则和施政方法.孔子主张用道德来教育和感化天下人,使之去恶从善,以期达到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兴旺发达. 本篇的著名语句有:& ...

  • 教子齐家的三句老话,老古人太有智慧了

    现如今满大街两条腿儿跑着的,不一定都是人.人面兽心.自私冷酷.未受教化的经济动物随处可见.什么原因呢?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老夫子早就说过:"建国君民,教化为先".教育,是国家的根 ...

  • 诗经:载芟|诗经全文及译文阅读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载获济济,有实其积, ...

  • 小学语文教材中没有《诗经》原来是这个原因……

    我们昨天说了<诗经>中有很多发人深省的成语典故(点击直达),它是中国成语故事的重要词典,这对孩子们学习成语是很有帮助的.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诗经>没有被列入小学语文教材 ...

  • #每日学论语#13.4

    #每日学论语#13.4 [原文] 樊迟请学稼(jià),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wéi)圃(pǔ),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 ...

  • 向古人学家教(2)——《孟子篇》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最伟大的人物.孟子名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372年,与孔子相差大约100年.孟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丧父,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位闻名天下的大儒,多得力于母亲的教育.& ...

  • 向古人学家教(3)——《刘向篇》

        刘向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本名更生,字子政.他精通儒家经学和道家方术之学,由他编著的<别录>一书,成为我国目录学的奠基之作,他也因此被公认为中国目录学之祖.刘向有3位优秀的儿子,最 ...

  • 向古人学家教(4)——《诸葛亮篇》

                    一提到诸葛亮,可以说绝大多数中国的老百姓,都是耳熟能详的,由于包括但不限于小说<三国演义>的渲染,诸葛亮在一般老百姓的心目中简直就成了神一样的存在.实际上诸 ...

  • 向古人学家教(5)——《马援篇》

                    马援,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将军,最终因功被封为新息侯,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得到了后人的敬仰 ...

  • 向古人学家教(6)——《嵇康篇》

                    嵇康是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与阮籍等人并称为竹林七贤.一生蔑视权贵.放浪形骸的嵇康,最终因为得罪了官员钟会,被其诬陷,而被司马昭处死,年仅39岁.嵇康在 ...

  • 向古人学家教(7)——《刘邦篇》

                   提起刘邦,人们更多地会想到他是开创了西汉200多年基业的充满了传奇的一代帝王,可是,抛开刘邦的帝王身份,作为父亲的刘邦又是什么样的呢?当他面对自己儿子的时候,他又会有怎样 ...

  • 向古人学家教(8)——《白居易篇》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朝诗坛上作品最多的诗人,仅是流传至今的诗歌,就有3000首之多,其中<长恨歌>.<卖炭翁&g ...

  • 百家讲坛 · 向古人学家教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鲁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孔子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母亲抚养长大.孔子在20岁那年,出任鲁国小官.由于孔子一直努力读书,他的学问也越来越渊博.尽管孔子对 ...

  • 【第304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8章》孔子因何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8章>孔子因何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