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济: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

(0)

相关推荐

  • 中国教育最大的成功是什么?

    中国教育最大的成功出现在毛泽东时代,主要原因是坚决贯彻落实毛泽东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的阶级性.目的性.方向性,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1.将做人放在首要地位,坚决主张又红又专.学校不 ...

  • 缅怀伟人(7) 指点江山扬文字

    毛主席博览群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从偏僻的农村第一次来到新旧思想斗争激烈的长沙,进入长沙湘乡驻省中学读书.毛泽东在这里又度过了大约半年的学习时光.初到省城,毛泽东视野大开.他除了读书,开始更多 ...

  • 谈古论今话湖南2021-36 重游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其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

  • 俘虏溃匪三千众,长沙城里称毛奇——严淞作品鉴赏

    严淞简介:中国湖南溆浦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青年画家,擅长佛教人物画,兼攻山水画.其作品充分体现了东方艺术中"禅"的韵味,形成了禅意.禅空.禅境.禅学的脉络.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品读 ...

  • 野史:十三栋的那些人和事

    野史:十三栋的那些人和事 作者:周碧华 近读汪兆骞先生的<民国清流>,百年前北大的那些人物活脱脱就在眼前.汪先生之所以写得如此顺手,皆因那时的人物都有记日记的习惯,民国的报纸又喜欢刊载知识 ...

  • 一种不朽:杨昌济的选择与托付

    致敬英雄系列-- 一种不朽:杨昌济的选择与托付 □黄东风 只活了四十九岁的杨昌济千古不朽 只要共产党在,只要五星红旗在 中国革命史上就有一页属于他 浓墨重彩,以奠基者的姿态被景仰和传颂 他以教育家的宽 ...

  • 毛泽东的世界——“知行合一”话游历

    毛泽东的世界--"知行合一"话游历 (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 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一户富农家庭.他的父 ...

  • 徐仕林:怀念陈庆雅老师诗三首

    素履之往 心之所向 · 独行愿也 WANT TO LEAVE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I'll watch the flowers bloom and fall in f ...

  • 苑祝标(签约作家)丨重阳时节忆恩师

    重阳时节忆恩师 作者:苑祝标(签约作家) 又是农历九月九,岁岁重阳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用微信表达最真挚的祝福,送给我最敬佩的小学启蒙老师宋萍,愿她拥有长久的好运和幸福!她虽然年龄不太大,但也已退 ...

  • 参观第一师范——阿尼亚房车伴我潇湘行系列

    从天心阁出来,步行约半小时,就到了湖南一师.这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知名学府,其前身南宋理学家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又是以毛泽东为杰出校友代表的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自1903年始立第一师范,享有 ...

  • 震古烁今大德垂世学界楷模蔡元培先生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一百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秉持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改革和发展了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对民族和时代的转折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蔡元培的到来使 ...

  • 【追寻伟人青春足迹16——第一师范】19...

    [追寻伟人青春足迹16--第一师范] 1913年春,20岁的毛泽东,在不得已结束自学生活之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不收学费.膳食费也很低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第二年,第四师范与第一师范合并成立湖 ...

  • 忆海翻波:难忘师资短训班(作者 杨玲)

    我1954年7月从邳县初级师范中学班毕业,因报考运河师范名落孙山就回家安心务农,准备一条腿插在墒沟里做个有文化的农民,没有别的奢望,因为出身不好这是命中注定的事.  转眼到了1956年的春天,一天和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