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楼头曼殊诗,眼前樱花雨,心里浙江潮

初衣胜雪诗词解读 2021-03-03 19:46

赏读苏曼殊的《春雨》,在苏曼殊心里,那尺八和樱花都是中国的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近代苏曼殊《本事诗》

这首诗看了很多年。这是苏曼殊26岁的作品。初读的时候感觉非常凄艳。春雨,楼头,日本尺八的箫,樱花桥,芒鞋,僧人的背影。这比江南烟雨更加凄冷呜咽,有一种极致的冷艳和飘零感。

所以很多年只是读一下。

很多人都认为这首诗和风浓烈,尺八和樱花在这首诗里特别出挑。因为樱花是日本国花,尺八打眼看起来也很有日本气。

直到最近看了这首诗的一些背景和相关资料。

26岁的苏曼殊,在16岁时已经出家过,这可能是他的身世在家族间所受到的歧视,20岁再次出家,虽然没有度牒,但是是以亡故师兄的度牒作为身份,自号曼殊。21岁,他在南洋再次受戒,并且应聘于斯里兰卡寺庙。从这点看,曼殊是有僧人身份的。这也让他回国之后,可以凭借这些资历住在寺庙里,解决困难时候的落脚问题。有了这个身份,他往返日本也很便利,但重要的仍旧是持续的生存问题。

国内,21岁,他的父亲就已经死了。日本,尚有他的养母,但苏曼殊知道她不是自己亲生的母亲。而且合河仙虽然很独立,但是从曼殊每次去日本养母那里只做少时间的逗留,可以知道养母也不富裕,无法让曼殊长住。曼殊重要的收入仍旧是稿费,去寺庙做一段时间的应聘或者在某个地方教书一段时间。

年轻可以睡马路,睡寺庙,睡朋友家的客房,可以吃得很朴素。这也是曼殊有钱时会突然打扮自己,西服革履,风姿卓然,但更多的时候是忍饥挨饿,用所谓的修行约束麻痹自己。至于吃了怎样的苦,他的早逝是肝病,肠胃疾病导致。

而26岁的他之前已经因为所谓的脑疾被朋友送去住院过。从资料表明,苏曼殊可能患有轻度的精神分裂。虽然天才都是疯子,但是在乱世的曼殊身上还是颇为残酷。正常26岁的男子,家室安稳,有妻有子,而曼殊父母双无,还要在乱世觅食,此时支撑他的寻找亲生母亲的愿望已经苍凉破灭。

他是父亲和日本下女或者养母之妹,并非爱情的结晶,母亲生下他就远走,他要的那种眷眷之爱,已经从形式到内容完全虚化。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他这首诗是写给一个叫刘三的中国朋友。去年秋天他和刘三在西湖相会,他们谈到过要一起去看壮观的浙江潮。那潮水澎湃,代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内心的爱国波澜和雄心壮志。但是在一个压抑的时代,一个末世,年轻人能够共听潮水,已经是不言的心灵知己了。

苏曼殊认为自己的心情大约也只有刘三能懂了。

刘三也确实了解苏曼殊,有一次刘三在东京看到日本有吹箫乞讨的人,忽然想到苏曼殊,苏曼殊在生活上做了最坏的打算,说自己也练习吹箫,以备将来乞讨用。

这个箫,就是尺八。苏曼殊并不喜欢日本,在日本,他不说日语,虽然他出生日本。苏曼殊选择尺八箫是有根源的。

“日本尺八,状类中土洞箫,闻传自金人,其曲有名“春雨”,阴深凄惘。”苏曼殊。

苏曼殊并不喜欢纯日本的乐器,比如三弦,从来就不见他写,写得多的就是古筝,那也是中国传过去的。苏曼殊喜欢尺八那种浑厚幽深的美。

也许他短暂生涯并不知道尺八是中国唐朝就有的乐器,但是尺八比洞箫音域宽广,更适合表达一种壮怀激烈。

所以他特地注明,是从金人传过来的,以标明尺八的来历不是日本乐器。

这种尺八的声音和浙江潮相呼应,更加深沉雄浑。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其实已经没有世路而言。生存的最底,就是乞讨。从精神的层面,他爱国,但是他那个时代,清朝还没有灭亡,几个党人的热血也拯救不了贫弱的中国,何况他的处境,自身朝不保夕,持续面对生存困境。

有人在苏曼殊的诗里看到了日本风情,有无数的樱花,但是在苏曼殊里,樱花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根在中国,他写樱花落,说“忍见胡沙埋艳骨”,是不肯承认樱花是日本的,樱花是回不去的中国女子,凋谢在日本。

他自己也许会像樱花一样,死在日本这个异国他乡吧。虽然佛教徒四海为家,但是苏曼殊是一个有强烈家国感的人,中国是他的家乡,虽然他的父亲族人对他并不好。

尺八箫和樱花都是中国的,至少在苏曼殊心里。

眼前樱花雨,心中浙江潮。这才是苏曼殊这首诗真正的爱国和眷恋的内涵。只是这样贫困而漂泊的岁月,会长年伴随他。

苏曼殊的早逝是必然的。年轻人在那个时代,生存和发展仰仗父母族人,苏曼殊过早失去了这些庇护,或者从来就没有。

看到他短暂一生所患的各种疾病,触目惊心。肝病,肠胃炎,脑病,咳血。但是这短暂的一生,他用生命写下的诗章,都饱含爱的深情,他爱这个国家的文化和灵魂,哪怕他自己风雨飘摇成一树早谢的花。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 在雨中... || 马帮诗歌第105期

    刊头题字:廊桥水落痕 编      委:墨脉 潜东篱 刘春志                兰兮 孤僧 书明 本期主题:雨 出  题 人:潮 中日双语版<泪的小雨>墨脉演唱  雨是一种自然 ...

  • 苏曼殊

    苏曼殊(1884年-1918年5月2日),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人,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近代作家 ...

  • 苏曼殊《樱花落》:十日樱花作意开,可不止写的是青春的短暂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近代苏曼殊<樱花落> 初衣解诗 ...

  • 春雨里的樱花2021-3-20

    晚上听到雨滴声,第二天早上推开窗户,天色阴沉,细雨菲菲,朦朦胧胧,远处的景物已不可见,近处的楼房也在飘渺有无之间.突然想起了杜甫的那首有名的诗<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 ...

  • 落纸写旧诗(22)---【民国】苏曼殊《七绝·本事诗》

    落纸写旧诗(22)---[民国]苏曼殊<七绝·本事诗> 苏曼殊书法 七绝·本事诗 [民国]苏曼殊 日本尺八与洞箫少异,其曲名有<春雨>者,殊凄惘.日僧有专吹尺八行乞者. 春雨楼 ...

  • 《诗文诵读》总第104期:江城樱花|雨语(文)·春雨(诵读)

    文学新高地 时代最强音 弘扬真善美 汇聚正能量 扩版増栏谱新篇 --纸刊<天赋文学>报二期新颜 <天赋文学>报,由天赋文学社主办,<文学时代微刊><作家新时代 ...

  • 诗中雨,雨中情,品读那些最经典的春雨诗句

    春风越过浅浅的窗棂,轻柔的春雨无声无息. 春雨打着窗台,告诉你春的消息:春雨洒向田园,带来丰收的希望:春雨随风吹到脸上,凉凉的,有些清爽-- 这个春天,让我们细听春雨洒向人间,静待春暖花开. < ...

  • [抗疫诗]苗雨时:武大的樱花(外一首)

    武大的樱花 武汉大学的校园内, 珞珈山下,那一处处 曲径寻幽的樱花林, 往年樱花树下早已是: 游人如织,笑语喧哗. 而今,却落默.静寂, 人迹难寻,一派肃煞. 樱花知道,那前些天, 一场无边的大雪沉沉 ...

  • 诗中雨,雨中情,美翻整个春天

    诗里的春雨, 有着别样的意蕴: 诗里的春雨, 没有一颗不是清净空明的. 一场雨要下得漂亮, 一定是心澈明净的时候.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 ...

  • 诗中雨,雨中情!意境美!

    诗里的雨, 有着别样的意蕴: 诗里的雨, 没有一颗不是清净空明的. 一场雨要下得漂亮, 一定是心澈明净的时候.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 10首春雨诗词:暮春,听雨(陆游、苏轼、韦庄、李煜、杜牧、韦应物、唐·张志和、宋·汪藻、宋·朱服、秦观)

    春雨如诗,淅淅沥沥,连名字都流淌着无尽韵味,微雨纤细,得名"廉纤":阵雨急促,名为"跳珠":雨下连绵,乃是"春霖":雨落及时,则有" ...

  • 为每一本绘本写一首诗:如果雨是彩色的?

    彩虹 是七色的 园子里 也开着七色的花 妈妈 什么时候 天上下的雨 也能是七色的呢? 如果有一天,天空真的能下七色的雨,你喜欢哪一种颜色的呢?<七彩下雨天>用朦胧的优美的画面和浪漫.清新的 ...

  • 小满|藏头诗“小满连雨,青荷夏伏”

    持续更新原创诗词,今天是小满节气,用"小满连雨,青荷夏伏"写了一首藏头诗.后面还有更多原创的精彩内容,喜欢的话记得关注下哦.

  • 春风十里,不如来看樱花雨

    春风十里,不如来看樱花雨一景  2021.4摄 春风十里,不如来看樱花雨一景  2021.4摄 春风十里,不如来看樱花雨一景  2021.4摄 春风十里,不如来看樱花雨一景  2021.4摄 春风十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