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彩│我为妈妈送棉絮

(0)

相关推荐

  • 六子

    六  子 虞长顺 六子其实是独子,他只有一个姐姐,而且嫁到了别的地方.只有他的母亲和他一块儿生活. 他叫六子是因为他在族里的堂兄弟中排行第六.叫六子也有留子的意思. 他大名叫志斌.不过这个名字除了村里 ...

  • 老两口蜗居工地棚屋度寒冬,老伴发病时,只有一件事能让她平静

    口述/杨法中 撰文/三   巧 寒冷随着呼啸的北风席卷而过,临近12月中旬,河南信阳的室外气温已经很低,简陋的工棚薄薄的墙壁只能抵御寒风,却抵挡不了四处渗透的寒意,屋里唯一的取暖措施就是被子.我紧紧攥 ...

  • 刘有权:荒诞人生(周末连载12)

    第十五章 百斤粮票得荆妻 我所在的半截沟公社的农田,都靠天山雪水灌溉.东边的几个大队靠中葛粮河灌溉,而塘坊门大队的十三个生产队数万亩农田,则主要靠碧流河灌溉.夏天从上山到戈壁的数十公里流程渗漏严重几乎 ...

  • 遇见世遗 | 撼山截水——东张水库建设始末

    来源:<闽都文化>精选本"纪事卷" 作者:何高光 东张水库附近有个大村落,一大片油菜田适逢花开季节,远远望去,鹅黄遍地.盛夏季节,午后的阳光热辣,少有村民外出,水库周边 ...

  • 闯荡职场二十年

    闯荡职场二十年 郑华红 我出生在江西广丰的一个小山村,村庄依山而居,村前阔野一片.每到丰收的季节,就能闻到那种五谷杂粮的浓浓香味.也就在这个时候,如果谁家的粮食先收,左邻右舍都会拿着一点陈年的杂杂粮去 ...

  • 孩子工地过暑假,父亲从工地回来脏得不敢相认

    几天来,那些进城和爸爸妈妈团聚的留守孩子已经陆续踏上返程.而在安徽六安一建筑工地的工棚里,几个来自重庆湖北和安徽的孩子,还守在工棚里.因为爸爸妈妈太忙,过几天才能送他们回家. 12岁的胥鹏(右)来自重 ...

  • 下班后的工友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工友的劳作付出.他们为了生计背井离乡,不分高温酷暑,还是严寒冰冻,从早忙到晚,也就是下班后有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有限的时间和简陋的空间里,通过镜头来了解一下他们是怎样打发的. 下班 ...

  • 治理淮河:2个月内毛主席4次批示,动员83万民工,建成亚洲第一坝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淮河与黄河一样,灾害频仍.河南林县人吃不上水,淮河流域却"要水水不来,恨水水不走",旱灾.涝灾交替发生,成为淮河流域的特有景象.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全长约1 ...

  • 【在人间】房海林丨 重走修渠路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重走修渠路 □ 房海林 /  文 2020年11月的最后一天,我打开微信群浏览,看到我的一个只有7人"闲情逸致味相同"的微信群里,几位朋友聊得热火朝天.他们 ...

  • 回忆八字门修水库

    朱春阳摄影 40多年前,记得77年的春天,我还不到17岁,来到八字门水库的工地,那个时候叫新屋咀,修水库.记得我们十几个人先坐班车到京山,后坐拖拉机到水库来.来的时候没有房屋,就住在山坡上. 我们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