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写作来修正虚假的记忆

苏格拉底:认识自己的无知是最大的智慧。

我从小就特别佩服我哥,他比我聪明,动手能力比我强,从小就能拆飞机和汽车玩具然后把它们装回去,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读幼儿园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我4岁的时候,我哥5岁,我爸当时是学校主任,我们全家就住在学校里面。岁数到了,我老妈就准备让我们哥俩去读幼儿园,这样也不用老把我们关家里没人照顾。但是我们还没玩够,就不想去读幼儿园。有一天,我老妈把我们载在幼儿园门口,院长和老师想把我们接进去, 我们死活不肯进去,我老妈骗我们说她去上个洗手间,让我们先进去,等下她来载我们回去,于是我们就乖乖进去了。

下课后我们俩逃出来,跑到洗手间,踹开门,里面连老妈的影子都没有。一怒之下,我老哥带着我,从幼儿园走了1公里回到学校的宿舍,我老爸当时在做午饭,看到我们俩吓了一跳。当时我们在路上还差点被一辆大白鲨摩托车撞了,好像还是老爸的熟人。

去幼儿园的第一天也是最后一天,我爸妈发现没法让我们乖乖去读幼儿园,所以我们就没有读幼儿园,后来直接读一年级。

这个故事我讲了很多年,来表示我哥多牛逼,但是后来意识到记忆的不靠谱,我开始怀疑起这件事来。

这个故事,是我从老妈老爸那里听来的,但是爸妈没讲那么多细节,这些细节是真实的,还是我脑补的?4岁的我,真的有那么好的记忆力,记住那么多细节吗?

这些问题,我都没法得到正确的答案了,因为我爸妈可能也自己讲着讲着,自己都信了,实际上更可能是别人载着我们到学校门口,毕竟1公里的路,不说懂不懂认路,小时候走起来还是挺费劲的....

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的记忆是不完善的

如果记忆是不完善的,甚至是自己脑补的,那么我们根据记忆中的经历得出的经验,就更是毫无参考意义的。

我最近在看《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有一个作业让我们研究自己的思考过程。

看到一个句子的时候,尤其是一个观点的时候,我脑子冒出来的第一步就搞懂句子里的名词或者形容词是什么意思,然后搞懂整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最后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来验证或者反对这个观点。

你反驳或者同意朋友观点的过程,也是差不多这么一个过程,但是如果记忆中的经历也不是完善的呢?那么我们反驳的证据,也不是靠谱的。

比如说:男人都是花心的。

你可以研究下自己看到这个句子后,第一个念头冒出来是什么,是句子还是一个词,还是一个形象,第二个、第三个...

忘记细节,自己脑补,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2018年我们做了几期家庭教育的线下课程,有一个环节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小组6个人,我需要先和A相互做自我介绍,我认识A后,要求我把A介绍给B。

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当学员小宇小黄做了自我介绍(包括性格的特点和爱好),然后小黄需要把小宇介绍给小青

小宇自我介绍时只讲了自己性格开朗,但小黄在跟小青介绍小宇的过程后,用上了很多的细节来证明小宇的性格开朗。小宇只讲了1分钟,小黄介绍小宇用了5分钟,那些描述小宇的细节,连小宇自己都不知道....

比如说你告诉我:你喜欢学习。我跟别人介绍你的时候可能会说你很爱看书,经常学习各种课程,很注重提高自己,非常上进....

现场的活动,让我意识到,自己脑补的能力真的很强,就这么短的时间,记忆都会被篡改,因为我们经常自己说着说着,连自己都信了。

我有一次对我同事发火了,跟我相处过的人基本上没见过我生气的,但那次真的是受不了,我跟她讨论一件事,我每说一个词,连句子都没表达完整,连观点都不清晰,她就否定我,被否定了好几次后,我终于受不了了,我告诉她:“你听我讲完好吗?你连我说的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就否定我。”

她的脑补能力真的是很强,我说一个词她就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填补细节,而那和我要表达的,天差地别。不打不相识,这次发火让双方都发现各自的问题。

情感也会影响自己的记忆,甚至篡改自己的记忆

在北京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时候,老师说在咨询的过程中,不能让来访者讲自己的悲惨故事太久,因为讲的越多,对方会觉得自己越惨。本来被伤害的程度只有5度,但是讲的越多,自己越悲伤,越悲伤就会觉得自己越惨,于是想着自己更惨,最后觉得自己被伤害的程度是10度,难以自拔。

一个出轨的男性,可能还会被受伤的女性描绘成花心、家暴和不务正业的渣男。

最极端的是精神分裂症,我最近看的一部电影《美丽心灵》,讲述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精神分裂症对自己的影响,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

在其中有一个让人心悸的情节,纳什认识了5年以上的大学舍友查尔斯,最后竟然被证明是不存在的,精神病专家打电话去大学确认纳什一直都是一个人住,这让纳什一时难以接受,但是查尔斯还是会经常出现在他的意识之中,只有他看得到....

如果你发现你最亲密的朋友,只有你看得到,其他人都看不到,他只是存在你意识中,你会有什么反应?我自己都不敢想。

大脑真是神奇,但我也越来越清楚记忆的不靠谱。

不靠谱的记忆,可以用写作来修正。

2017年我做了一次挑战,我定了每天写4000-5000字的目标,66天写30万字,最后没完成,写了20万字。

为什么不是25万字,或者干脆说30万字,因为我每天都有记录每天写了多少,印象笔记都有记录,而且还有表格记录66天的写作数量,这些记录都是非常真实的存在,不受我的记忆干扰。

记录下来,才是当下最接近真实的。

现在我生命中重要的事情,我都会记录下来,把我当时的经历、阅读和思考记录下来,回顾的时候,就像翻看过往的照片,而且还有更多的细节。

我写过一些好文章,但是也忘得差不多了,有学员表示文章对他们产生了帮助的时候,我才会想起来重新回顾,如果当时没有记录下来,估计也帮不到任何人,更帮不到我自己。

真庆幸这是一个文字时代,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去获取前人的思想精华,如果没有文字,我们整个时代相当于重头开始,没有任何积累。

对于个人,如果没有文字,我们随时都相当于重头开始,至少,记录成长的足迹,记录真实的生活和经历,才有可能得出真实的经验。

用写作才提高财商。

或者,加入写作社群和我一起共同写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