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限塑令”催生可降解塑料巨大红利,详解何为可降解塑料
海南省“限塑令”催生可降解塑料巨大红利,详解何为可降解塑料
“限塑令”的接连升级,将改变一次性制品的消费业态,给市场带来了一股生态绿流,可降解塑料行业更将风起云涌。
2020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以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为导向,研发推广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明确到2020年底,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半年多的时间过去,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禁限管理细化标准把握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任务,明确禁限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吸管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政策边界和执行要求。

据了解,目前可降解塑料生产企业增速明显。以海南为例,截至2020年7月,已有46家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注册。但在群雄逐鹿时,最重要的还是看准市场,“限塑令”到底限的是什么?到底什么是可降解塑料?安瑞检测姚老师给您提供一些见解!

到底什么是可降解?是否所有的可降解塑料都可以降解为对环境无害?
《意见》或《通知》中提到的可降解塑料,是指这类材料在废弃后,进入垃圾处置环节时,能够在相应的环境条件下,被完全降解,对环境无害。
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沙土、淡水环境、海水环境、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或厌氧消化条件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CO2)或/和甲烷(CH4)、水(H2O)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如微生物死体等)的塑料。
可降解的塑料主要有哪些?
可降解材料包括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材料,如纤维素、淀粉、纸等,也包括生物合成或化学合成得到的生物降解塑料等。
这些材料可以通过堆肥方式进行降解。一种材料如纸、塑料等,如果宣称有堆肥能力,必须说明材料在堆肥化体系中可生物分解和崩解,堆肥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包括低重金属含量、无生物毒性、无明显可区分的残留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