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13道胜无事诚心结一

(0)

相关推荐

  • 中国名言大辞典 学     习

    贵  学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语出汉代王充<论衡·实知>.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但认识事物都是因为学习,通过学习才能得到知识,不请教发问就不会有所认识.说明人的能力.知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17乐道忘贫自信真情

    题文诗: 圣人真情,常后不先,常应不唱;不进而求, 不退而让;天道无亲,唯德是与.有道者不, 失时与人;无道者失,时而取人.直己待命, 时至不可,迎而反也;要遮求合,时去不可, 追而援也.古存己者,乐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16真情至本见始知终

    题文诗: 军多令乱,酒多约辩;乱则降北,辩则相贼. 始于都者,常大于鄙;始于乐者,常大于悲; 其作始简,终本必调.今有美酒,嘉肴相飨, 卑体婉辞,而以接之,欲以合欢;争盈爵之, 间反生斗,斗而相伤,三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15真情易简心恬身佚

    题文诗: 员之中规,方之中矩,行成兽阵,止而成文, 可以将少,不可将众.蓼菜成行,瓶瓯有堤, 数米而炊,可以治家,不可治国.涤杯而食, 洗爵而饮,浣而后馈,可养家老,不飨三军. 人非平易,不可治大,人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14君逸臣劳无为道体

    题文诗: 舜弹五弦,之琴而歌,南风之诗,以治天下. 周公殽臑,不收于前,钟鼓不解,以辅成王, 而海内平.匹夫百姓,百畮一守,不遑启处, 无所移也.君以一人,兼听天下,其日有余, 而治不足,使人为治.君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12无予无夺誉生毁随

    题文诗: 天本有明,不忧民晦;百姓也者,穿户凿牖, 自取照焉;地本有财,不忧民贫,百姓也者, 伐木芟草,自取富焉.至德道者,其若丘山, 嵬然不动,行者为期.直己足物,不为人赣, 用之者亦,不受其德,故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11无形因势非智非力

    题文诗: 处尊位者,以有公道,而无私说,称尊非贤; 有大地者,以有常术,而无钤谋,称平非智. 内无暴事,离怨于民,外无贤行,见忌诸侯, 上下之礼,袭而不离,论者莫然,不见所观, 谓藏无形.非藏无形,孰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10天性气正损欲弗求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10天性气正损欲弗求 题文诗: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气正,小人气邪. 内便天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系于物, 真情正气.重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 不顾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9执一则治智勇非道

    题文诗: 民众也者,有道同道,有法同守,但为义之, 不能相固,只为威之,不能相必,是故立君, 以一民也.君道至正,执一则治,无常则乱.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君之道者,非所以为, 所以无为.何谓无为?智 ...

  • 《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8待遇掩迹修内待时

    题文诗: 德可自修,而不可以,使人暴也;道可自治, 而不可以,使人乱也;有圣贤宝,不遇乱世, 可以全身,未可霸王.汤武之王,遇桀纣暴; 桀纣非以,汤武贤暴,遭桀纣暴,汤武而王. 故虽贤王,必待遇者,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