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5
相关推荐
-
颈椎疼痛、肩周炎特别好用的经方,小儿抽动症也履见奇效
一.条文分析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悪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与桂枝加葛根汤相对应,同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桂枝加葛根汤是"反汗出,恶风",而葛根 ...
-
白发伤寒论 第三讲
文字整理 云在晴天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一开窗,就闻到一股桂花的香味儿.昨天还没有,今天有的,大概小区里桂树比较多吧,反正现在桂花开啦,一整天都有点暗香浮动啊.桂花那个很小的,基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2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字面意思是说:太阳病,外证依然存在,脉是浮弱的,治疗上依然需要通过出汗的方法,这时应该用桂枝汤一类的方剂. "宜"字说明不是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3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 上七味,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4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之,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外证"的含义,跟前面42条所分享的一致,是指太阳中风证,也就是桂枝汤证. 这条是指太阳病经过治疗,外证依然存在,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1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这一条是倒装句,正常的顺序应该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0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9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病家表现出来的是浮缓脉,身上不像前面38条那样疼痛,只是感觉沉重,并且沉重不是持续存在的,是时轻时重的,同时没有少阴病的表现,这时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5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这一条挺有意思的,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地方,我们先说说字面意思:病家得的是太阳病,也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6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这一条也存在倒装情况,"麻黄汤主之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8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