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不经历阵痛的成长?成长后那些痛算什么?



如茶·精修班(18.02.21-18.03.02)
《第二期》
课程纪实
1
第一天
连接;磨炼;提升。
第一天,培养对茶器的触感,破除之前不良的泡茶习惯,建立新的泡茶习惯。
什么是“味觉的审美”?
如何提升泡茶水平?
茶因我而美好,需不需要泡茶技术?
2
第二天
磨炼;坚韧;鞭策。
第二天,看似枯燥的练习,学员却抓紧每一分钟操练。
你们是我带过的,最肯练的一班。
刻苦而坚韧的精神,甚至打乱了我原定的教学计划。
谁说我给你们上课呢,你们也在教我。
3
第三天
揉罐;泡茶;讲习。
第三天,我们学习和茶具建立连接;
我们学习如何去看茶泡茶;
揉捻度对内含物质浸出的影响;
不同采摘时期茶叶对温度的耐受原理;
不同的持壶方式对我们力量和情绪的增益和损耗;以及这种损耗对茶汤的影响。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的努力学习深深的感动了我。
感恩有你们的陪伴!
4
第四天
练习;恰当;无碍
第四天,注水,出汤,如何的做到行云流水,又恰到好处?
点点滴滴的练习不可缺少。
熬过单调无聊的基本功训练,靠的是自己强烈的进取心。
势尽辄止,是容易理解的,然而当我们注水、出汤的时候,一切都是从当下开始吗?
养势,才有势,才能顺势而为、行云流水,才能心无挂碍地注水出汤,才有一杯美好的茶汤。
一呼一吸,一举一动,纠偏总在毫厘之间,考验的是我们的信心,耐心!
很显然,我们都做得很好,有信心,有耐心,而且有切实行动!
5
第五天
磨炼;实践;变化。
第五天,课程一半。
类似于封闭的训练,每天八点多开始,晚上十点多结束。
技术练习,文化讲解,冲泡实践。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渐渐发生的改变,不只是泡茶的技术,也许还有心理。
也许还有不安,抗拒,紧张。
没关系,我们全班都在,学会接纳,寻求智慧的脚步。
6
第六天
专注;主动;创作。
第六天,全班疯狂的学习,超乎想象的专注和主动。
一直到今天,学员突然意识到,我们怎么没想到要歇一歇呢?是啊,连续六天的课程,我们都忘了是不是要歇一会。
我们对“茶因为有我而美好”充满了期待,当前行的愿力足够时,累不累就没人在乎了。
今晚不上课,还有人不想走!
泡茶,为自己身边的人泡一杯好茶。不仅仅是茶因为有我而美好,让身边的人也因为我学了茶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茶,味觉的审美;泡茶,以茶汤为作品的艺术创作!
因为习茶,我们把生活都过成了艺术。
7
第七天
挨累;分明;细节。
第七天,用最少的时间,尽可能多的传授,同学们也受累了。
然而,知识获取越多,有时并不是好事。
所以,良好习气的固化才能真正地成就我们美好的人生。
就如滤网的执取,好像是非常简单,然而真正做到了了分明,却又不是那么容易。
不能让茶汤滴在桌面上,让一切都在利落中完成优雅和精致。
那么请将拇指和中指轻轻地托住滤网两侧,拇指先抬起来,然后是中指离开滤网底座。
当滤网来到公道杯之上后,中指侧先靠在公道杯沿之上,然后拇指侧安静的搁在公道杯沿上,拇指离开,中指离开。
滤网使用完了之后,中指先靠近滤网,然后是中指,两指托住滤网之后,拇指侧先离开公道杯,接着是中指侧,离开之后太高滤网轻轻向外侧倾斜,轻轻用力向下压一下,然后滤网底部外侧最低处在公道杯内侧接触一下,然后抬起滤网,以弧线的方式,将滤网拿到滤网底座之上,中指侧先靠在底座上,接着是拇指侧平稳地靠在底座上;拇指离开,中指离开,右手还原。
在习茶中看清自己,也就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念头都了了分明,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变得精致而柔软。
如茶,每一细节的完美才能成就整体的完美。
8
第八天
涅槃;破茧化蝶。
第八天,一切看似平稳。我们总是很难独自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今天认识紫砂壶。
我们不讲器型的来历,美丽的传说,只是几十把壶摆在面前,每个人都选择自己喜欢的,看哪一把壶能成就一泡美好的茶汤。
器型不是绝对的,每一个器型都有做得好的。对于茶人而言,这个好一定是体现在"用"上。艺术品化的紫砂壶并不适合用来泡茶。造型艺术品更多的是视觉上的审美,对此我们每一个茶友必须有清晰的认识。
好壶,出水顺溜,宜茶。然而,这种顺溜给茶汤带来的影响是怎样的呢?似乎没有人真正的关注过。
本次课程就是让每个人学员亲自实践,实验,对比,从而达到完全的理解和体验。
课程紧张有序地进行,然而我内心在焦虑。
学员们练习得非常刻苦,总说自己"基本功还不扎实”,有时间就练。但是,这些天过去,一切都好像没有太多的改变。整个教学组都有些焦虑了,是不是能在这十天里让学员泡茶水平有个飞跃?能不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果呢?
学员、老师,每个人都有些疲惫。平淡无奇地到了晚上。
到了晚上,突然之间变化袭来。
所有的学员仿佛同时被闪电击中了一般,泡茶技术一下子全部得到了突破。量变到质变,今晚完成。
恭喜全部学员,他们终于破茧化蝶!
9
第九天
重生;继续练;光芒
第九天。
前一天我们都已经太累了,以为自己就这样了,然而,一个极限的突破,我们终于破蛹成蝶。今天,大家都精神饱满地来了。重生的欢喜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任何的优雅和美丽都来自一丝不苟的雕琢。无论你曾经拿到了哪些,学到了哪些,在这里,一切从来。
从盖碗的一个拿法,从最初我们被灌输的"不怕烫",或者"少注点儿水就不会被烫了。"到今天的,即使把水注满了,我依旧能够稳稳当当地拿起来,而且不被烫到。标准从来不会因为你做不到而降低,因为我们是在进行专业的学习,因为我们是专业的。
各种各样的茶样,不是为了让你喝到更多的茶,而是让我们知道各种形态下,我们如何温柔地把它们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茶,不再只是一片树叶,也只是一片树叶。只是,我们真正地开始了,当我们看到她的时候,不是被教化、被动地去欣赏和发现她的美,而是当我们的目光和她甫一接触,我们就会被她深深的吸引。
温柔不再是被要求的,而是从我们内心里投射出来的光芒。
10
第十天
忘掉技巧;顺其自然。
第十天,苦练十天的技巧,让我们忘掉吧。
十天,在生命的长河中也许只是短短的一瞬。只有短短的十天,中途有两个学员都恨不得要离开了,最终留了下来。投入到了忘我的练习中。当然,也再次印证了,投入了多少,你的幸福就会有多少。
益申:昨天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喜欢上茶了。感受到茶的美。而今天在泡茶的过程中,真正的体会到了"呵护"的重要,也真正的引发了在泡茶的过程中,呵护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情感和状态。
海玫:没有想到学茶会这么辛苦的。不过自我感觉还是真的有很大的收获的。让我终于可以应对所有的茶了。
五叶:我们队泡茶的时候就想对孩子一样,我们不能过于刻意,过于苛求。我们需要放松,要顺其自然。
今天的训练主要是找泡茶的感觉。因为基本的技巧已经有了个雏形了。如果此刻刻意去不断地琢磨细节,只能给我们泡茶带来更多的障碍。所以,今天最重要的课程就是忘掉这几天的技巧。不要刻意地去想自己的动作是不是到位,去培养自己和茶之间的自然生发的情感链接,让我们动作完全顺应自己的情感表达而发生。
结业
浴火重生;崭新开始。
结业。十天,终于熬到头了。
这次精修班的关键词是”熬”,不过真的庆幸,我们终于给它熬出来了。
当大家终于有了凤凰涅槃一般的浴火重生之时,那一种幸福也只有亲历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茶会都是学员主动组织和设计的,包括主持。就像学员自己总结的一样,只有参加了,才知道如此之难,也才知道幸福竟然可以来得如此强烈,而且如此满足。
虽然看起来辛苦了十天,停下来想想,也许会怀疑"这十天这么辛苦都学了啥呢?"其实不露痕迹之美,才是入了心的美,才是真正的能影响我们生活品质的美。
经历十天磨炼,今天我们结业,当然,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期待大家从茶里收获到更多的幸福。也带给身边的人更多的幸福。这才是我们习茶的真正意义。





茶友正在阅读
微信名:一如茶香
微信ID:yiruchancha
有浅析 有深读 有知识 有操作
有分享 有体验 有养生 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