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帐下的一位谋士,既陷害沮授,又污蔑张郃,最终被曹操所杀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将相不和是一个统治集团最为致命的内部隐患。官渡一役,雄踞四州之地的袁绍集团之所以大败而归,很大程度上与内部倾轧有关。本文今天所介绍的这位主人公,便是袁绍帐下一位颇受重用的谋士。但此人与沮授、张郃不合,便向袁绍中伤他们二人,致使沮授被疏远、张郃转投曹操。

此人,便是颍川谋士郭图。郭图是帮助袁绍夺取韩馥冀州的重要功臣之一,故而深得袁绍信任。在官渡一役中,郭图与沮授、张郃均有不和,具体如下:

离间袁绍和沮授的关系

官渡之战爆发时,沮授当时掌握很大兵权,史称他“监统内外,威震三军”。由于郭图和沮授二人在是否迎立献帝、是否迅速与曹操展开正面决战等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故而二人积怨已深。

于是乎,郭图便使用奸计中伤沮授。根据《三国志·袁绍传》注引《献帝传》的记载:

图等因是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若其浸盛,何以制之?夫臣与主不同者昌,主与臣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且御众于外,不宜知内。"绍疑焉。乃分监军为三都督,使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遂合而南。

由此观之,郭图抓住了袁绍生性多疑的特点,恶意污蔑沮授兵权过大,恐有不轨之事。在郭图的陷害下,袁绍便削弱了沮授的兵权,使得沮授与袁绍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疏远。

污蔑张郃作战不力

曹操进攻乌巢时,郭图与张郃在是否以重兵援救乌巢问题上发生争执。最终,袁绍采纳了郭图的建议,以轻兵援救乌巢,而让张郃率领主力部队攻打曹操营帐。然而,就在张郃行军途中,乌巢已被曹操攻下。在此情况下,郭图为掩盖自己罪责,便污蔑张郃作战不力。对此,《三国志·张郃传》有如下记载:

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由此可见,正是在郭图的恶意污蔑下,张郃被迫投降了曹操。自此以后,张郃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屡立奇功,成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官至征西车骑将军。

郭图既陷害沮授,又污蔑张郃,下场又是怎样的呢?建安十年(205),曹操击败袁谭,将郭图和袁谭一同斩杀。至此,郭图结束了自己这不光彩的一生。郭图的下场,可谓是恰好印证了“多行不义必自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