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 一 百一十六)

(0)

相关推荐

  • 一语中地,14大书写技巧,彻底解决书法中的“痛点”

    一语中地!5大结构技巧.3大用笔法则.6大基础笔法,彻底解决书法中的"痛点". 中华五千年艺术及无与伦比的书法成就,令人望尘莫及,其中书法因其笔法和结构的技术更具艺术形象,在历史的 ...

  • 书法临木必须掌握高效的读贴方法

    临帖前的重要一步,读帖,被很多人忽视.拿来了一本字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抄上几遍再说.若要问你,这本帖子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上又是怎样的?能举出几个十分精彩的例子信手写出吗? ...

  • 古帖中的单字布白方式

    线条是构成书法的最小单位,其次便是结体. 单个字本身的结构,经过千百年的演进,已经是一种成规,其基本形态书法家不可能去改变,更不可能创造,书法家所能做的只是去"结体",所谓&quo ...

  • 字帖该怎样读

    孙过庭在<书谱>中有一句名言:"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这里的察,就是看,即读帖:拟为临帖,就是将读帖时观察到的神彩与形质以及细微之处,在临帖的时候表现在笔下.读是 ...

  • 收藏贴: 米芾行书特点浅说 (附米芾书法全集)

    米芾行书其所以形成自己的特点,主要是在点画和结构上不同于他人的处理方法.而其变化之丰富,变化之奇特,非他人可比.他灵活多变地正确地运用和处理粗细.间背.疏密.开合.偏侧.白布.收放.参差.大小,接应等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八十六)

    临古的重要性对于书法学习而言毋庸多说,然临什么.怎么临等诸多问题,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方面,何绍基既体现出了对一些固有规律的遵循,又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开拓出不同寻常的处理方法. 01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七十六)

    在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中,篆.隶是古体,现在作为传统书法还有它的艺术性,许多人还在研究和创作,但从字体演变来说,它很早即过时了,东汉以后就很少在实用.草书过于简化,结体变得简单和符号化了,加上草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四十六)

    由于汉碑隶书均非墨迹,所以无以窥见其用墨技巧,而清人隶书则极注重用墨的变化,枯涩湿润相映成趣,所以我们在学习隶书时,即从汉碑入手,兼学汉代墨迹,同时选学清人书作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传统的隶书中集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三十六)

    对于爱好书法的人来说,把字写得好看.漂亮,可以说是最大的理想.比如有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总想把写出来的字和原帖进行比较,以此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让高手一看,还是被认为存在问题很多.那么,衡量书法好坏的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二十六)

    在研究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关系上,从纯粹文化上的研究,我们的理论文章一直出得很多很多,包括在美学上面的研究,在哲学上面的研究.但具体地在书法的形式上,一招一式上,一点一画上,它是怎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八十九)

    在创作中,如果意欲使节奏加强,就要充分运用外轮廓大小的变化技巧.我们将<得示帖>所有字的外廓点勾勒出来,察其大小之变,可以清晰地看出此帖的节奏状况. 大与小的变化,是书法创作中表现节奏的重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八十八)

    毛笔在纸上运行时大致有以下这三种状况,不同的书体,对运笔的要求也不相同. ●  篆书纯用中锋: ●   隶书.楷书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 ●   行书.草书以中锋.侧锋为主,偏锋偶尔为之. 由于笔毫是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八十五)

    积字成篇,就要懂得篇章布局,这就叫章法.掌握章法,是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书法作品创作的前提之一作点之法,其势要重,所谓重即落笔的速度要快,但落点要轻,所谓"每作一点,如高峰之坠石,磕磕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八十四)

    一幅书法作品犹如一幅画,有色之处是画,无色之处也是画;同理,有字处有结构,无字处也有结构.有字之处,谓之"黑",无字之处,谓之"白",处理好通篇黑白关系,是章法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八十二)

    书法形式构成一般指的就是我们看见的那些汉字形象,黑与白构成的形象.基本要素指得就是书法形象.一个书法形象是由哪一些必不可少的元素,要素组成的呢?我总结了一下,基本要素主要是由五个方面组成的,即线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