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彤先生解读《联律通则》(1)

(0)

相关推荐

  • 楹联为何一定要“对仗”

    楹联原本又可称为对联,民间俗称对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体现出中国汉字语言的独特魅力,古往今来为各阶层文人百姓喜闻乐见.对联顾名思义,就是要成"对",也就是传统诗歌中要求 ...

  • 清江诗苑-诗苑键弹(32)曾祥科(空山新雨):《对联话》中的特殊句式

    <对联话>中的特殊句式 --<对联话>阅读笔记之六 ★ 曾祥科(空山新雨) 近体诗中的绝和律,以及宋词元曲中的词牌.曲牌,每一种对于句数和字数,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而一副联,用几 ...

  • 叶子彤先生解读《联律通则》2

    词性对品 词性对品是楹联的另一要素.所谓"品"字,就是类.通则中使用的"对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按现在语法对词性的分类,(即名.动.形.代.数.量.副 ...

  • 叶子彤先生解读《联律通则》3

    结构对应 结构对应,就是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从句法结构的角度讲,也就是说,句型要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 ...

  • 叶子彤先生解读《联律通则》4

    节律对拍 节律对拍,就是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律,也称节奏,即有规律的重复.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具有节奏性,如山势的起伏,海潮的涨落,人肺的呼吸,以及走路时脚步之起落,等等.节律可以给人以快感和美感. ...

  • 叶子彤先生解读《联律通则》收藏了慢慢学习

    <联律通则>解读 叶子彤 北京 楹联的灵魂与精髓就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楹联"泛指"对联"."对联"这个名称本身就具有极为丰富 ...

  • 《联律通则》(修订稿)解读(叶子彤)

    《联律通则》(修订稿)解读(叶子彤)

  • 《联律通则》解读

    第一章 解读 <联律通则>(修订稿)的第一章,即基本规则部分,主要是阐述了联律构成的基本要素.作为对立统一.和谐完美.构成特定而完整意义的一个有机整体,对联上下联语之间必须做到"字句对等. ...

  • 《联律通则》解读(一)

    <联律通则>解读(1) 第一章解读 <联律通则>(修订稿)的第一章,即基本规则部分,主要是阐述了联律构成的基本要素.作为对立统一的.和谐完美的.构成特定而完整意义的一个有机整体 ...

  • 《联律通则》解读(二)

    <联律通则>解读(2) (二)"词性对品",是指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其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才能构成对仗.所谓"品",就 ...

  • 《联律通则》解读(三)

    (三)"结构对应",是指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及虚词的使用.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从现代汉语语法学的角度讲,也就是说,相应的句式结构或词语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