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评论:读书要与人生相伴,如影随形

又到一年一度“世界读书日”。

今年的4月17日,我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做“人图领读者”讲座。在这次讲座中,我再次提到了自己一直所倡导的主张:人生太短,好书太多,要读经典。

在讲座结束后的互动阶段,有位同学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她说:“您说要读经典,但我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在读了之后,我常常感觉不到这些经典书目对自己有什么用?而我看了一些实用图书之后就会觉得很有用。我该怎样去面对这样的困境?”

这似乎是许多大学生的阅读困惑,我想用一种比喻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

就学生而言,如果把阅读简单分类,大体上有三种。第一类是大家平时学习时所常用的教材与专业性书籍;第二类是日常的实用性书籍;第三类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史哲类的书籍,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著作。人们通常所说和我所强调的要阅读经典,大多指的是这里的第三类文史哲著作。这类著述经过时光荏苒而流传下来且被人们广泛接受,一般称之为经典。第一、二类书籍固然经常能够让人感到其实用价值,但第三类经典著作才是彰显无用之用乃为大用的最佳范例。

对此,我有个比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是常态。那么您感受到这三顿饭中,哪一顿对您的成长有特别明显的实用价值了吗?我想,也许会有。但即便如此,一顿饭的重要性,也是相对于个人感觉以及自己的身体健康来说的,至于具体的实用价值,其实很难说清楚。

记得杨绛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文革”时期,钱钟书先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进行思想改造。当时被分配到一个小窝棚。杨绛先生指着这个窝棚问钱钟书先生:“可否终老于此?”钱钟书先生回答:“没有书读。”是的,没有书读,无疑将是人生终老于此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个问题也有可能变成生活中无法忍受的其他难题。但如果有书读,那么,即使终老于蜗居似乎也不成问题。

作为学生,既要读知识性很强的教材或者专业书籍,同时,也要读各种各样可以让自己增长智慧、丰富思想、陶冶情操、修正品行、融通性格的文史哲类的著述。这类著述往往不会像教材、专业书籍或者实用性图书那般,让一个人读完之后感到学到了某种技能、策略或者手法,但它们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无疑将会起到难以觉察到的重要作用。

读书,应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的日常阅读,恰如一日三餐。读书,就该像一日三餐般自然而然不可或缺;读书,也该像呼吸空气般吐故纳新不知不觉。但正是这样自然而然、吐故纳新的阅读,成就了人们的成长,改变了读书人的命运,见证了人类的进步。

阅读经典,总有一种无言的力量。在默默地阅读中,人们聆听来自古代传统的空谷足音,感受来自历史深处的喜怒哀乐,从而帮助人们反思当下,坚定信念放眼未来。

其实,“世界读书日”的目的,并非号召人们要在这一天去读书,其最大的作用更多的是要提醒人们:读书,要与人生与生活相伴,如影随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0)

相关推荐

  • 郭英剑:好书太多 要读经典

    我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给大学生们做的一次讲座中,提到了自己的一个主张:人生太短,好书太多,要读就读经典. 在讲座结束后的互动阶段,有位同学向我提问:"您说要读经典,但我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在 ...

  • 人文素养与人生处世

        人文素养包括"文.史.哲"(文学.史学.哲学)三个大方面的学识修养以及行为表现.文学包括文学.艺术和美学等相关的学科学问.文学能帮助人们了解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使生活中的人们 ...

  • 不要孤独终老

    不要孤独终老 海 这里的"孤独终老"不单单指的是身体和集体中的孤独,而是心灵的孤独和老无所依.有些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没有思想的共鸣者,没有相伴而行的人.那样的孤独是最难以承受的 ...

  • 读书笔记之人生感悟

    <人生感悟>人这辈子放不下的两样东西就是情和钱,人为了钱起早贪黑,人为了情掏心掏肺,到头来钱带不走情留不下,一起一落是人生,一喜一悲是心情,一苦一甜是生活,一朝一夕是日子,只有看淡世态沧桑 ...

  • 读书笔记之人生忠告

    人活一世,头顶天,脚踩地,行善事,有善果.因果轮回,不是玩笑,善恶有报,不存侥幸! 做人,就该把良心放中间,秉承善心为人,坦坦荡荡做事.千万不要因为好处利益,就把他人蒙骗算计!便宜若占了,人心便丢了! ...

  • 终身学习:人生很长,读书是对人生最好的投资

    如果文章有启发,可以把我星标哦~ 本杰明·富兰克林十岁时辍学,去给他父亲当学徒.此时的本杰明没有任何出众之处,除了爱读书. 半个多世纪后,当本杰明去世时,他已经成为了美国最受人尊敬的政治家.著名的发明 ...

  • 读书确实是人生最容易走的一条路。首先,读...

    读书确实是人生最容易走的一条路. 首先,读书是最公平的竞争.在这条路上,只要你能认真学习,在最后的考试达到标准,就可以获得相应回报.比如,全省前100名基本能去清北上大学前1000名能上985大学.在 ...

  • 读书,是人生的一场修行

    读过书的人,总会在生活中收获不经意的美好,古人说: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 而更为重要的是:读书,是人生的一场修行. 一个人选择读多少书.读哪些书,也就是在选 ...

  • 读书笔记之人生处处是修行

    人生处处是修行 修行即是降伏自己的心 这本书是无名写下的修心课,他说修行即是降伏自己的心.我有所感悟. 真正的修行不是打坐,不是看了很多经书,不是吃斋念佛,不是能知过去和未来. 今天听正念先生的讲座, ...

  • 退休老教师良言:多读书,为人生的开挂“备货”!

    曾记得在去年,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炮轰中小学教师"一群不读书的人在教人读书"."一年都不读三五本书,而且一辈子都是教教科书上的那点东西,不断地重复,就被掏空了"的 ...

  • 世界读书日:人生,唯读书不能辜负

    治愈你,温暖你 鸟鸣涧(伴奏) 依月弦心 - 古诗音乐伴奏 最近,你读书了吗?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世界读书日 来了 1995年,国际 ...

  • 书香与梦想齐飞,阅读与人生相伴 ——“寻找最美读书人”所思所悟

    在濮阳, 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 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 默默生长,深深扎根. 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 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 他们就是--"蒲公英&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