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看中国文化

案:2021年3月6日,冉景中博士受海淀图书馆邀请前往演播厅录制了一期题为《从汉字看中国文化》的线上讲座,经海淀图书馆公众号平台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好。

冉景中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师从著名学者冯时先生学习古文字学、古天文学。讲座中有一些内容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视频末尾的《参考文献》中已经注明;有一些内容是冯时先生的教授所得,在此谨以谢忱。冉博士认为自己在文字学领域积累不深,学养不够,错误难免,敬请方家指正。

【主讲嘉宾】

冉景中,1973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夔州人氏(今重庆奉节),本名冉夔涛,字景中(立表测景求天地之中。周公测景台有诗云: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冉博士曾在军队服役14年(历任助教、副队长、营教导员等职,期间获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道教与数术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易学联合会学术部副部长。曾经出版专著《军校大学生成才之友》(2006年),其代表作《大六壬的古天文学原理及心智哲学机理研究》(2019年初版,2020年再版)是首部探讨数术学原理和机理的书籍,被评审专家誉为“有多方面开创性贡献”的作品。

【内容简介】

文字是文化的基石,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须从汉字开始。汉字的传承和演变至少有3500年的历史,每一个汉字都有生动的故事,有特定的含义或兼有引申义。当前随着网络的兴起,“望文生义”的现象有泛滥成灾之势,有的出自普通网民之手,比如释“人在山上为仙,人在谷中为俗”,有的出自民俗学家之口,比如释“家中有人口,有田种,展示出来就是福”,等等。

为正本清源,本讲座选取了一些基本的汉字,如“中、国、文、化、纪、记、志、识”,讲述它们的来源、含义以及用法,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文字观。

(0)

相关推荐

  • 纪要 ▏金属文物科技保护与钱币腐蚀防护

    2018年7月27日下午,应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宏刚,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做了以"金属文物科技保护与钱币腐蚀防护" ...

  • 文字学常识系列讲座——序言

    戴顺:1981年毕业于昭乌达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赤峰学院副教授.汉语言文学学者.书法家.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         中国语文 ...

  • 中华文化讲座《汉字的形成.上》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汉字的形成.上>.mp4

  • 【讲座报名】陶寺遗址与中华文明起源

    中国钱币博物馆 钱博讲堂 陶寺遗址与中华文明 的起源  主讲人:何驽 何驽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山西考古工作队队长.何驽博士主要从事山 ...

  • 从''左肝右肺''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医"左肝右肺"一说,来源于<内经>. 因此,曾经有人想从<内经>入手,抓住"左肝右肺"之说,大做文章,并以现代解剖学相对照,攻击中医学 ...

  • 西方顶尖汉学家怎么看中国文化?

    有些大师的课听一次少一次. 譬如美国著名东亚问题专家.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教授,2020年12月底突然去世,一波短暂的悼念热潮过后,似乎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在喜马拉雅最近推出的一套课程中, ...

  • 每周之星|孟芳:从国产纪录片看中国文化“走出去”

    编者按 人文纪录片<丝路,从历史中走来>共六集,从地理发现.经济发展.人文风物.思想传承.时代变迁.艺术交流等六个方面,将"丝路"沿线古老的底蕴.变迁,与"一 ...

  • 赵世瑜:从晋祠看中国文化中礼与俗的分合

    赵世瑜教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课程与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制订组核心成员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社 ...

  • 中式瓷器的装饰效果欣赏,且看中国文化的意境美

    中式的瓷器可以说是世界文明史中不得不提的,现在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家中非常常见的装饰用品.透过中式瓷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下面就向大家推荐一些中式瓷器,欣赏一下中式瓷器的装饰效果, ...

  • 从“洛神”出圈,看中国文化崛起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曹植在<洛神赋>中的描述,第一次被一名舞者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无可挑剔. 河南卫视主办的端午奇妙游,又一次火出了圈. 上一次,河南卫视火出圈时 ...

  • 从“左肝右肺”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左肝右肺"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医"左肝右肺"一说,来源于<内经>.因此,曾经有人想从<内经>入手,抓住"左肝右肺 ...

  • 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首先给中国乃至世界开创了最深的书法艺术,在封建时代,因文字的发明,大大加强了华夏文明的发转速度,儿秦始皇统一文字,更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真正统一中华民族. 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汉语文字为各民族 ...

  • 家与国:从《周南·关雎》看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家国同构

    诗经国风中的开篇诗:<周南-关雎>不是简简单单的求爱诗,而是有着明确地政治和伦理意味的诗歌.这是关于周代贵族婚姻和家庭的诗歌.祖先们将这首诗歌排在国风中的第一篇,是有明确的用意的,为后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