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举先生主编的《〈论语〉误解勘正》(以下简称《勘正》)旨在清理古今学者对《论语》的错误解说,依照《论语》原文顺序逐一纠正,为读者正确解读《论语》提供依据
相关推荐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1
[题解]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 ...
-
《论语学而篇第一》主要讲什么(2/2)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朗读] 第8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上一章子夏阐述了修德和学文的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本章换 ...
-
君子尚礼不尚力——《论语》悟读【55】
儒门尚礼,举手投足皆学问: 道教随心,言行举止总自然. <论语>第三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射(演习礼乐的射艺)不主皮(皮做的箭靶),为(因为)力不同科(同等),古之道也 ...
-
堪作瑚琏是子贡——《论语》悟读【92】
德合天地方君子,堪作瑚琏是子贡. <论语>第五篇第三章: [原文] 子贡问曰:"赐(端木赐,字子贡)也何如?"子曰:"女(通汝),器也."曰:&qu ...
-
论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6-27)
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君子.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文献典籍,同时用"礼"来约束自己,不主张离经叛道.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注释 ...
-
读《陶继新〈论语〉心悟》有感
读<陶继新〈论语〉心悟>有感 赵 谦 翔 论语凭心悟, 做人赖笃行. 虽未治天下, 修身高建瓴. 生花笔一支, 杏坛绘群英. 名师推介广, 名校宣传隆. 继孔兼创新, 三立大功成. 颜回唯 ...
-
经典荐读|《〈论语〉人物评传》之遽伯玉
<论语·宪问>:"遽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论语·卫 ...
-
经典荐读|《〈论语〉人物列传》之陈(田)文子
<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quo ...
-
重读〈论语〉感赋
重读〈论语〉感赋 重读〈论语〉感赋 作者:逍遥客 01.学而第一 勤思笃学得深耕, 镜立身前正一生. 温故常修心上课, 知新更涤俗中名. 非因固执成羞辱, 何为浅肤伤纵横. 进化从来收赞誉, 红尘无意 ...
-
央视主持人给您读课文(8)方明: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
方明,本名崔明德.生于194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播音员.播音指导,中国播音学研究会会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名师课展丨肖培东:教读也是为自读 ——《〈论语〉十二章》教学思考
随时随地,获你所需! 来源:语言文字报 中学语文同步教学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课堂实录|《走进经典〈论语〉接龙》课堂教学实录(一)
丁惠臻,20年如一日带领学生读背大量经典,并于 1996年和学生一起创建了"说话接龙与作文".荣获"历城区首届读书十大人物""历城区首届道德模范&qu ...
-
走近孔子——读《〈论语〉真义》有感
赵又春先生是我在北大哲学系学习时的老同学,曾长期在湖南工作,现侨居加拿大.虽相距遥远,但我俩的心是相通的,都钟情于中华优秀思想文化,并致力于相关学术研究.他多年用心解读孔子和<论语>,已出 ...
-
杨绛先生散文《论语趣》,听先生解读论语中活生生有趣的人
杨绛先生散文《论语趣》,听先生解读论语中活生生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