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痛的中医治疗(4)-气血两虚

一品医堂 昨天

  (五)气血两虚

  1,临床表现:膝关节疼痛,缠绵不休,劳累加重,休息减轻。久站、久行及上下台阶疼痛加重,不负重则痛缓。膝软无力,行走不稳,下肢肌肉萎弱。面色元华,心悸眩晕,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虚细。

  2,病因病机:痹痛日久。正气耗伤,气血不足。无以润养肌肉筋骨,而臃关节疼痛,缠绵不休,劳累加重。

  3,治法:补气养血,祛风散寒。

  4,方剂:三痹汤(《医门法律》)加减。

  药物:党参10~15g,黄芪15g,茯苓15g,杜仲10g,桂枝6~10g,细辛3~6g,秦艽10g,生熟地各10g。赤白芍各10~15g。当归10~15g,川芎6~10g,牛膝10g,甘草6g,

  方义:党参、黄苠、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当归、赤自芍、川芎、生熟地养血和肝。桂枝、秦艽、细辛祛风散寒除痹。牛膝、杜仲强壮筋骨。

  加减:兼风者加羌独活、防风、防己,兼寒加附子、肉挂。兼湿加苡仁、苍术。

  5,变通法:可用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加减。

  (六)肝肾不足

  l、临床表现:膝痛无力,关节不稳,关节变形肿大,步态摇摆,行走不便,腰膝酸软,眩晕肢麻。舌淡或红,脉沉弱或细数。

  2,病因病机:膝为三阴经所循,肝肾不足,精血亏耗,筋骨失养,关节不利,久而致步态不稳,行走不利,关节变形。

  3,治法:补益肝肾。

  4,方剂:(1)阳虚用三气饮(《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淡附子6g,肉桂3~6g,当归10~15g,熟地10g,菟丝子10g,牛藤10~15g,白芍15g,细辛3~6窖。

  方义:附子、肉桂温阳补肾,熟地、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枸杞子,菟丝子补养精血,牛膝引药下行,细辛散寒除痹。

  (2)阴虚用补肝散(《医宗金鉴》)合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药物:木瓜10g,麦冬10g,当归10g。白芍10g,山萸肉10g,熟地10g,甘草6g。

  方义:熟地、山萸补肾,当归、白芍和肝,木瓜、白芍酸甘化阴,麦冬养阴,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加减:关节变形者加僵蚕、地龙、乌梢蛇搜风通络。

  5,变通法:阳虚用右归丸(《景岳全书》),阴虚用左归丸(《景岳全书》),并合四斤丸(《局方》)、金刚丸(《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后两方用萆薜、木瓜、天麻,牛膝、杜仲、苁蓉、菟丝子等强健筋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