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问题不值这个钱,你的病要了你一辈子的钱!

文:晓彤

图:网络

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

这话火了很久,久到不太记得有多在理儿。

M女士感慨万千:当初早点让孩子咨询辅导就好了,也不至于弄成今天这个样子。

是啊,弄成这个样子!

孩子是好孩子,妈是好妈,爸爸也不错。却把小问题耽误成大毛病,一个家眼瞧着垮下去。

有这么悬乎吗?

不是有没有,

是你在乎吗!

如今,心理问题已然引起大家重视,可一提钱,马上可以搁置,可以忽略。

别看心理专家一时间挺火,四处卖书,卖观点,卖鸡汤,真正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在当下的国内,依然是个听起来很酷,做起来很难的工作。

著名心理学家Guy Winch在他的演讲《滚蛋吧,小情绪》里说:

我们都知道怎样保持身体的健康,还有怎样保持牙齿卫生,对不对?

我们从五岁起就知道这些东西了。

但是,我们知道怎样保持精神上的健康吗?

完全不知道。

我们教给孩子们情绪保健吗?

完全没有。

为什么我们花在牙齿的时间,比花在精神上的时间还多呢?

为什么我们那么重视身体健康,远远多于心理健康呢?

01

我儿子没病!

求助是她,

怼人的也是她。

托人、找关系,

目的只有一个,

帮帮她儿子。

高一,

学习中等,

青春期逆反,

拒绝交流,

完全失控。

告诉她,

谁的问题见谁,

本人必须同意咨询,

家人共同参与最佳。

她严重同意,

甚至希望马上开始。

然而,谈到咨询费,

她说:

我家不富裕。

助理心软,

脱口给了半价。

三天后来询:

电话和我儿子聊聊吧,

让他听话,好好学习。

助理告知电话咨询费,

她怒怼:

打个电话也要钱!

我儿子没病,

有病去医院了,

你们就没点同情心吗?

好吧,心理辅导不值钱

助理愤愤然:她儿子如果感冒去医院,会不会质问医生凭什么收钱?

笑答:身体得病重要,能拍片,能吃药,所以值钱;心理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给药,不打针,所以不值钱。

说笑很容易,问题却容不得半点马虎。

伤到了,赶紧抢救;生病了,赶紧治疗。花多少钱,眼皮儿都不眨。

为什么?怕耽误,变严重,以后留下后遗症,甚至可能要小命儿。

心理有波动,出现问题,放一放不会严重吗?

一时不会,逆反的孩子不会马上出大问题,顶多气得大人跳高儿。

不咨询,不辅导,也没见谁家娃活不下去。

想当初,没心理专家的光景,也没谁家孩子长不大,更没全体变神经病。

M女士的儿子没有病,小牛犊一样。可就是这么个棒小伙儿,抑郁了,还是重度的,高考前夕崩溃。

为什么?

当她坚信儿子只是青春期反应,多管、多压制就没事的时候,成功实现与之大战五百合!

继而,儿子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的症状频发,M女士自己患上了高血压、心悸的毛病。

她感叹,当初如果认真对待儿子和自己的问题,早些进行家庭辅导,恐怕后来这些事都不会发生。

可悲的是,M女士悔青肠子的不是辅导时机,而是:当初咨询费才每小时800,多省钱啊!

两年时间,她给儿子和自己看病,花出去何止几万,都快十万了!

02

她能自愈

女孩儿新婚三个月,

男人出轨闺蜜,

受不住打击的她,

选择自我关闭。

妈妈心急如焚,

打听知名专家,

安排好咨询时间,

女孩很是配合地到来。

一个月,

每周一次咨询,

女孩儿颇有起色。

妈妈决定暂停,

理由是:

我女儿自愈力很强。

三个月后,

女孩儿出现反复,

来势异常凶猛,

妈妈愤而抱怨,

专家水平真差!

六个月后,

专家回访,

女孩儿妈妈回答:

我女儿心理素质好,

能自愈!

好吧,心理问题能自愈

我信,我真的相信,心理问题不严重,自我调整能力强,是可能自愈的。

比如张三,亲人去世出现丧亲后急性应激反应,悲痛程度超出一般水平,呈暴躁、失眠、低兴趣等反应。

但他原本开朗外向,加之朋友邀请健身,家人时常陪伴,不到六个月就走出了阴影。

而李四同样遭遇丧亲,当时反应并不过分,却在之后的三年里始终走不出阴影,妻子忍无可忍离开,孩子随母亲出走,朋友躲之不及,怕其整日忧郁状影响他人情绪。

原因在于,李四自幼性格内向,又是家中长子,习惯了难题自己抗,痛苦自己背,且朋友稀少还多内向不善言谈。

可见,同样是心理问题,指望自愈可能带来严重后患。

说回到指望自愈的母女,这些年过得怎样?

女孩儿从排斥外出,发展到完全封闭自己,工作辞掉,朋友不理,每天躲在家里听忧伤的音乐。

近一年更是屋门紧闭,连父母都不让进,只在吃饭时出来,却一言不发。

自愈,一个省钱的方式,一个自己骗自己最灵的方式。

心理问题或许真的不值得花钱,但心理问题不及时干预可能转化成严重心理疾患,还会带来躯体问题,更会造成家庭的灾难。

女孩的母亲为了省钱等着女儿自愈,却将女儿推向了抑郁、自闭的深渊。而她自己因为压力过大,长期烦闷,身体出现很多问题,治病成了家庭最大开支。

整个家庭因为女儿不工作,母亲多病,就靠父亲一个人支撑,积蓄全部用光。

关爱自己的心灵,关爱亲人的心理,从建立心理问题需要专业帮助的意识开始,这些帮助与医生的诊断治疗一样,都是专业的工作,付出知识、技能和时间精力,一样需要尊重和付费。

这里没有鸡汤,

只有真情关爱

24小时答疑,你的专属顾问

职场 || 情感  || 亲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