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孩子痛哭,家长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

高考结束,孩子们解脱了吗?昨天,苹果妈妈的一位同事私下倾诉,孩子高考后这今天神情恍惚,茶饭不思,原因是孩子觉得今年高考数学难度大,没有发挥好,当天出了考场就痛哭不已,无论怎么安慰都没用,孩子甚至拒绝参加后面的考试,估计今年考分不理想,同事现在对高考结果倒并不着急,主要是为孩子的精神状态担忧。现在和孩子说分数不重要,那是自欺欺人,也无法扭转孩子的认知。

很多A娃家长在咨询时,也经常会提到这个问题,我们到底要不要追求分数?孩子考不好,我们该怎么面对?是暴打,还是安慰没关系?

如果说一个孩子上学,家长说我不在意分数,只要孩子快乐就好!这绝对是鸡汤,即使你这样对孩子说,孩子也不信,就像苹果小时候考试,没考好,我们也不是马上横眉冷对,大棒加持,可能和许多家长一样说没关系,下次努力!但这样的处理真的没啥效果,苹果说从妈妈吃饭的表情都能看出失望,我们家长不是专业演员,表情出卖了我们的内心。苹果妈妈说,我还能怎样啊,看到那样的低分能欢天喜地吗?

我想很多家长和苹果妈妈的想法差不多,我已经说没关系了,还要怎样?其实家长如果说你考多少分都没关系,表面看是宽容,其实也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号,你已经在内心放弃我的学习了,我以后努不努力也没关系。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在孩子面前展现一个真实的爸爸妈妈。那么该如何正确面对孩子考试失利?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探讨:

我们很在意考分,更在意你努力的过程,结果不是你完全能掌控的。

我们对你的爱,不是分数高低来决定的,考好就奖励,考不好就惩罚,我们在意你努力的过程,但结果并不一定都能如愿,因为每次考试成功需要很多条件配合,比如天气,环境,你身体状态,考场环境,都不是你能掌控的。这是需要传达给孩子的一个态度,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没考好需要一个人扛下这个糟糕结果,消除了孩子的内疚感和紧张焦虑。

这次考试你很不满意,并不是你考试能力不行,是你的预期目标不合理。

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即使考第一名,也会说不要骄傲啊,否则下次就要退步,喘口气都不行吗?还有的家长,孩子能考80分已经很努力了,却说加把劲就能考九十了,是孩子不使劲吗?孩子在他能力范围达到基本目标就合格了,能保持80分就是目标,锦上添花是好事,但未必能如愿。如果我们总是制定超过孩子能力过高目标,孩子又无法达到,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差,丧失前进的动力。

我看过了试卷,虽然总体分数不高,其实问题就出在某个类型上,属于大分值,其他的掌握都挺好。

对于孩子考试结果,我们不要过多评价分数,需要指出症结,让孩子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这就对家长有一定专业要求了,全面客观评价孩子的解题能力,肯定主流,100分的试卷即使考60分,那也是掌握了一大半知识,我们下一步面临的是小修小补就行了。这样做让孩子不觉得自己问题很大,有信心面对以后的学习。

在ADHD孩子的学习过程,我们家长面临的任务首先是解决容易沮丧的问题,其实是容易害怕任务太艰巨的问题。在考试分数这个问题上,我们既不要没有原则淡化分数的重要,也不要完全拿分数本身来说事。

当家长难,当A娃家长更难!最近在看《自驱型成长》这本书,很受启发。小长假端午要到了,建议家长们假期充充电。(可点击下面的小程序购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