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二)
相关推荐
-
《国学溯源》自序
<国学溯源>夏海著 中华书局出版 自 序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提出著名的"轴心时代"概念,认为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文明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精神领域出现了 ...
-
通俗地讲一下中国古代哲学
通俗地讲一下中国古代哲学
-
易经、易传、儒家易学、道家易学、道教易学
伏羲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都称易. <周易>被奉为儒经典,故有<易经>之名.<易经>即<周易>. 孔子述而不作.道不同不相为谋.令人生疑的是,孔子竟 ...
-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思想史的黄金年代
原创 晟道文化资讯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这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期 天与人.阴与阳.德与刑 君子与小人.家国与天下 ...... 如今困扰我们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已经被反复讨论过了 了解历史,追溯 ...
-
“诸子百家”都有哪些学派?彼此之间又是如何看待对方的呢?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东周时期,是我国在思想和文化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学术局面,盛况空前,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堪称我国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奠定了我 ...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人生的四大境界
冯友兰认为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在做某事的时候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正是因为这种觉解使他的所作所为有了意义,各种事情各种意义, ...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三)
公元589年,中国经过数世纪的分裂之后,又由隋朝(590一617年)统一起来.可是不久隋朝又被唐朝(618-906年)取代,唐朝是一个强大的高度集中的皇朝.唐代在文化上.政治上都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媲美 ...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一)
司马谈和六家 后来的历史家对'百家'试行分类.第一个试行分类的人是司马谈(卒于公元前l10年),他是作<史记>的司马迁(公元前145一前86?年)的父亲.<史记>最后一篇中引用 ...
-
中国哲学简史(二)孔子的仁
本文由<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整理而来. 一.孔子简介 孔子,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周灵王21年,卒于周敬王41年.(BC511-BC479) 孔子是宋国贵胄之后,祖上是宋国是国防部长, ...
-
【纪要】冯友兰中国哲学纪念讲座(八) | 王中江:“相与之道":“自我"与"他者"的孔门语境和多重叙...
冯友兰中国哲学纪念讲座(八) --王中江:"相与之道":"自我"与"他者"的孔门语境和多重叙事 2021年4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哲学系在蒙民伟人文楼B219主办了"冯友 ...
-
《中国哲学简史》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中国哲学简史》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
什么是哲学?析《中国哲学简史》序
说实话,我对现实中哲学(或道学)的运用是非常不满的. 要么被很多人神化.拿来谋私利,要么脱离群众.只讲逻辑.把它高高挂起.做成"学术". 以至于普通人谈及哲学或国学,都是不敢言,敢 ...
-
《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的精神以及背景
《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的精神以及背景
-
一张表梳理中国哲学简史
先秦哲学 人物 思想 孔子 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周礼 仁学:克己复礼: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为 仁由己不由人: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 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