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人生的四大境界
相关推荐
-
山东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蔡祥元:冯友兰境界论之得失
冯友兰先生是当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以及当代新理学研究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地位.在其思想中,最具原创性的是境界论,蒙培元先生认为这是其"哲学体系的灵魂"[1]. 冯 ...
-
解读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邱念平)
2008级伦理学研究生 邱念平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南阳汤河人,是中国上个世纪国学研究的宗师.他创立了"新理学"的哲学体系,从1939年到1946年7年间冯友 ...
-
如何提升人生的四个境界?冯友兰告诉我们答案
一直觉得哲学很神秘,始终有揭开面纱一窥其真面目的冲动.最近终于鼓起勇气,从冯友兰先生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入手. 图|<中国哲学史>作者冯友兰 在第一章就提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
-
跟我读完一本书《中国哲学简史》学习哲学的意义和人生的四个境界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让我们继续共读<中国哲学简史>,这篇内容是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到底什么是哲学,学习哲学究竟有什么用?以及东西方思想家对哲学的不同理解. ...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三)
公元589年,中国经过数世纪的分裂之后,又由隋朝(590一617年)统一起来.可是不久隋朝又被唐朝(618-906年)取代,唐朝是一个强大的高度集中的皇朝.唐代在文化上.政治上都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媲美 ...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二)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传统的说法是,老子是楚国(今河南省南部)人,与孔子同时代而比孔子年长,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很称赞老子.以'老子'为名的书,后来也叫做&l ...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一)
司马谈和六家 后来的历史家对'百家'试行分类.第一个试行分类的人是司马谈(卒于公元前l10年),他是作<史记>的司马迁(公元前145一前86?年)的父亲.<史记>最后一篇中引用 ...
-
《中国哲学简史》(7)庄子:“幸福”的两个境界
庄子,原名庄周,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蒙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先秦最大的道家,道家在经历第一阶段杨朱.第二阶段老子之后,庄子是道家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 庄子是孟子的同时代人 ...
-
【学点哲学】冯友兰:功利是人生的低级境界
作者:冯友兰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这里更清楚地解释一下这个话的意思,似乎是恰当的. 我在<新原人> ...
-
【纪要】冯友兰中国哲学纪念讲座(八) | 王中江:“相与之道":“自我"与"他者"的孔门语境和多重叙...
冯友兰中国哲学纪念讲座(八) --王中江:"相与之道":"自我"与"他者"的孔门语境和多重叙事 2021年4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哲学系在蒙民伟人文楼B219主办了"冯友 ...
-
《中国哲学简史》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中国哲学简史》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
什么是哲学?析《中国哲学简史》序
说实话,我对现实中哲学(或道学)的运用是非常不满的. 要么被很多人神化.拿来谋私利,要么脱离群众.只讲逻辑.把它高高挂起.做成"学术". 以至于普通人谈及哲学或国学,都是不敢言,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