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7)庄子:“幸福”的两个境界
相关推荐
-
中医人,也是修道之人
中医人,也是修道之人.修道,就要知道何为"真人",真人的境界如何,如何趋向于真人的境界- 学习中医,就一定要知道"真人".何谓"真人"?一般 ...
-
老子的认知观和境界论:“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许多深刻的论述,而他关于"虚极静笃"的论述是最深刻的论点之一,这不但阐明了老子的认知观,而且还表现了老子关于人生境界和政治哲学的深刻观点. 老子,属 ...
-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明知有些事无可奈何,而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德的最高境界. 赏析 这是庄子讲"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一句话. 对于"德 ...
-
《中国哲学简史》(17)新道家:什么是绝对的“幸福”
新道家是一个新名称,是指公元3-4世纪的"玄学",玄是指微妙.神秘的意思.<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玄学正是继承了道家,所以称为新道家. 新道家研究惠施.公孙龙 ...
-
中国哲学简史——道家发展的三个阶段,老子与庄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道",不得不说这个字非常伟大,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这个字密不可分.说到道,我们可以称它为"道学"或者"道文化",道学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 ...
-
《中国哲学简史》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中国哲学简史》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
什么是哲学?析《中国哲学简史》序
说实话,我对现实中哲学(或道学)的运用是非常不满的. 要么被很多人神化.拿来谋私利,要么脱离群众.只讲逻辑.把它高高挂起.做成"学术". 以至于普通人谈及哲学或国学,都是不敢言,敢 ...
-
《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的精神以及背景
《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的精神以及背景
-
一张表梳理中国哲学简史
先秦哲学 人物 思想 孔子 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周礼 仁学:克己复礼: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为 仁由己不由人: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 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
-
《中国哲学简史》想要了解中国哲学史的入门书籍!推荐给你!
《中国哲学简史》想要了解中国哲学史的入门书籍!推荐给你!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三)
公元589年,中国经过数世纪的分裂之后,又由隋朝(590一617年)统一起来.可是不久隋朝又被唐朝(618-906年)取代,唐朝是一个强大的高度集中的皇朝.唐代在文化上.政治上都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媲美 ...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二)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传统的说法是,老子是楚国(今河南省南部)人,与孔子同时代而比孔子年长,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很称赞老子.以'老子'为名的书,后来也叫做&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