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制半夏泻心汤临床医案与18种加减及名家医案

(0)

相关推荐

  • (十二)小柴胡汤——肠胃疾病

    136吐血 天宁州贾凤来,血症五日一次.计患病五十五日,吐血十一次.其来也,先三日左胁作胀,至期则夹窠皆胀.发申酉戌三时.余诊其脉,左关弦数而结滞.问:五十余日,曾发寒热否?曰:第一次有寒热,一吐而解 ...

  • 半夏泻心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1],却发 ...

  • 生姜泻心汤——六条脾胃病医案

    18呃逆--刘渡舟医案 郭某,男,46岁.患呃逆证八个多月,呃逆频作,顽固不休,以致不能坚持工作.曾服丁香柿蒂汤.旋覆代赭汤及香砂六君子汤等无效.神疲乏力,大便稀溏,每日一二次,脉沉弦无力,舌苔润滑. ...

  • 半夏泻心汤的18种加减

    X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组成)是<伤寒论>中最为常用的经方之一.经过近年来门诊病历统计,在治疗消化系疾病中,半夏泻心汤应用率有三分之一多. 根据< ...

  • 临床常用的18种“局部封闭术”,你了解多少?

    ▎概述: 局部封闭术是指利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麻醉药物,配合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注射到疼痛部位,通过阻滞感觉.交感神经,直接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激素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从而获得消 ...

  • 【毛德西:半夏泻心汤18种加味法】

    应用半夏泻心汤18法应用指征:胸脘痞满,纳呆气逆,苔腻舌红,脉象弦滑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组成)是<伤寒论>中最为常用的经方之一.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教授对 ...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失眠医案、配方

    失眠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按临床表现分类:睡眠潜入期-人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夜间觉醒次数超过2次或凌晨早醒;睡眠质量多噩梦;总的睡 ...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荨麻疹医案、配方

    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在接触过敏原后,会在身体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块块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瘙痒,如果没有停止接触过敏原并加以治疗,出疹发痒的情形就会加剧. [病因] (1)食物 ...

  • 名医高秀峰运用二陈汤20种加减的临床应用心得

    已故名医高秀峰运用二陈汤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用于截痰水源,发为面黄食少,咳唾痰多,常用二陈汤加白术,人参,泛用于脾虚水津失于布散而生痰的各种疾患,用量居首位. 2.用于眩悸痰唾,水气凌心:常用二 ...

  • 二陈汤20种加减的临床应用心得

    已故名医高秀峰运用二陈汤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用于截痰水源,发为面黄食少,咳唾痰多,常用二陈汤加白术,人参,泛用于脾虚水津失于布散而生痰的各种疾患,用量居首位.2.用于眩悸痰唾,水气凌心:常用二陈汤 ...

  • 升降散临床应用验案 乳蛾 瘙痒 郁热8种加减

    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方中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杨栗山谓:"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名升降,亦双解之义." ...

  • 治疗痰症常用效方:二陈汤20种加减的临床应用心得

    导读中医有"治痰通用二陈"之说,即指二陈汤而言.很多治痰的方剂,也是采用与二陈相同的药物,有的是由二陈发展而来的.本文详细讲述中医临床大家应用二陈汤,以及20种加减化裁心得以飨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