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再忆山芋那些事
相关推荐
-
【小说连载】雷雨:试考一次(九)
试考一次 (九) 作者:雷雨 诵读:秋 主编:秦天 金和仁被罗老师气蔫了,心想:"我背轻一点,称120多斤,背重一点,称150多斤.这20背柴都背得重,估计都在150多斤以上.老农 ...
-
山芋情结
山芋情结 郭文华 元旦晚上,与友人吃完晚饭,一起溜达在如皋中山路上.夜晚的皋城灯光旖旎,车水马龙.头顶明镜般的月光映照着眼前雪白路灯,显得分外的耀眼. 两人漫无目的的走着,突然,一阵扑鼻的烤山芋香味窜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想起那些年出工的日子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想起那些年出工的日子 山东 张新岭 "出工"这个词,在我们胶东姜山大洼一带,具有特定涵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那年雪花飘/闫新周
(一) 直到黄昏时,那久违的雪花慢慢吞吞地落下来.站在楼窗前,看着那飘飘悠悠的雪花,似乎还在留恋天上的美好,极不情愿的落下来,一片又一片,密密地飘落在地上.街上.路上.房顶.林间,又悄悄地融化了-- ...
-
散文| 自留地咏叹调
全文共 2881字 阅读全文需7分钟 作者:张国印 编辑:杨晓健 几十年前,家家都有自留地.自留地每人五厘至八厘左右.自留地是由队里土地划出来的,归队所有,各户种管并享受果实,且没田赋 ...
-
散文 | 郭丽武:风吹麦浪麦飘香
散文 | 郭丽武:风吹麦浪麦飘香
-
散文《小菜园》徐占生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一.自留地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们家有三块"自留地". 庄后面崮山坡半山腰上的一块地,因为远离水源, ...
-
推荐|韦学忠:在插队的日子里
在插队的日子里 文 | 韦学忠 半个多世纪了,每当回想起当年"上山下乡"--在农村插队落户的生活情景,印象依然是那样的深刻. 1968年,处于"文革"期间那&q ...
-
徐良观:老队长
老队长 作者:徐良观 那年(2012)6月,老队长离世了.这位在大呼隆时期叱咤风云把一个六七十户人家的生产队管理得调调适适的硬汉子,在遭受病魔两年多的折磨后离开了人世.那些日子,我的心情和他的家人一样 ...
-
【西散原创】夏永军作品 | 月娥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母亲说月娥嫁到夏家湾时,还好好的,一点 ...
-
散文《萝卜咸菜》徐占生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人民公社时期,讲究"以粮为纲",生产队里的土地,以种粮食作物为主.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生产队的地里种过 ...
-
窖藏红芋,现在流行浮窖子
坐标:池家岗
-
散文|挣长期工分的人们
全文共 2082字 阅读全文需6分钟 几十年前的生产队时,人们挣工分分两种情形,一是出一天工记一天工分,另是一年到头干一样活计,挣长期工分的. 挣长期工分的人分两层,一层在大队,一层在 ...
-
晨之风乡土散文《交公粮》
我是位老七零后,经历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活.尤其是麦收结束后,潜意识里总会想起儿时的"交公粮",成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交公粮"是计划经济体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