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哪个是正确的?你有什么看法?
相关推荐
-
彭富春:心与物的关系
心灵在思考的时候,它总是在思考物.但在这一活动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心灵思考物在根本上意味着它照亮和反映了物,具体而言,就是照亮和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我们说,心灵自身具有光明.但心灵是人的心灵,因此它 ...
-
浅谈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先有谁后有谁,何为本源.物质为本源,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则为 ...
-
渊回哲学:世界本源的探讨,唯心与唯物的争论,哲学流派的分别
渊回哲学:世界本源的探讨,唯心与唯物的争论,哲学流派的分别 渊回哲学,和大家聊一聊有趣的哲学问题. 世界的本源究竟是什么?宇宙万物的根源究竟是属于精神的,还是属于物质的? 这一类基本的问题,已经争论了 ...
-
哲学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中国古代哲学分别属于哪一类?
中国古代的哲学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开始发展了数千年.最初的显学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随着时代变化,这些思想也开始进行演变.儒家分支有经学.玄学.理学等细支学派,再往下也有理学.心学之别.同时道 ...
-
哲学概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说起哲学大家并不陌生,哲学是西方主流思想的发源地,东方讲的是伦理哲学,自从亚里士多德创建了哲学体系后,哲学给人带来很大的思维模式方法,从古代至今我们国家由唯心主义价值观发展到唯物主义价值观,唯物主义反 ...
-
人是受逻辑支配的思想工具
常识化哲学一旦出现,将以简便易行的知行合一性为标准指导现实人生,通俗地说,就是符合常识化基础上的普及化标准.对照现在哲学普及不能的现实,其中的关键在于认识论上的莫衷一是. 按照<哲学的常识化转向 ...
-
从俘虏的地位变化看哲学常识化转向的必然性——逼停旧哲学系列讲座之七(附音频)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上一讲,结合不同所有制类型的文明发展优势比较,我把西方哲学之所以必须要系统地偷换概念的原因讲出来了,那就是,哲学虽然具有通过反思求真的功能,但阶级政治却绝对不允许哲学随便求真,因 ...
-
哲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看今人的理性水平,正因哲学家整体无能于哲学常识化而整体不堪,所以人之初没有哲学家时,人的理性水平显然更加不堪. 既如此,那么当时人的理性能力是不是也与水平一样不堪呢?我认为不是,而且搞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
-
易经是唯心论吗,还是唯物论?为什么?
易经是唯心论吗,还是唯物论?为什么?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唯心论?什么是唯物论?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唯心论与唯物论有如下区别. 1. 事物的本源:唯心主义认为事物的本源是精神.唯物主 ...
-
第一性
政治知识: 哲学的 基本问题: 第一性 公基知识 考试过程 涉及的知识点 非常复杂琐碎 涉及到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这一部分 关于马原 考试中的 出题方式 为理解性考察 大部分都是 案例型题目 这是考 ...
-
哲学必须给人类一个统一的逻辑起点
辩证法告诉我们,要想得到更多的善,前提是全面认清人性的恶,并正确对待之,之后才能得到无所谓善与恶的和谐.反之,一厢情愿的你所能得到的便只能是更多求不得的妥协,人们就只能在徒劳地报怨世道人心不齐中继续苟 ...
-
让西方哲学从此不能自圆其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道德经>是道理念的集大成,但在此之前道的理念就应该是普及的,可惜虽然普及至今,但中国人因道文化而得思想自由的人依然微乎其微,其因在于过去没有类似西方那样相对通俗 ...
-
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