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的十七年:崇祯登基,他真的改变不了亡国的结局吗?
相关推荐
-
崇祯有2次机会翻盘,都被大臣阻拦,“文臣皆可诛”我觉得很在理|明朝|明王朝|张居正|文臣
每次翻开明史,都像是吃一块年糕.初闻有一股浓浓的稻米香,嚼过三五口便心有所.绝不是不喜欢明朝,只是内心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 腻 学者高晓松先生曾评价明朝说,明朝是个"三无"朝代,一 ...
-
崇祯为何不南迁,而挂在了歪脖树下?朕其实早就想走!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北京城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清晨刚飘过一阵微雨,润物无声,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 "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q ...
-
崇祯皇帝上吊:不懂妥协、不知进退的唯一结局
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3月19日拂晓,大明王朝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今景山)一棵歪脖子槐树上自缢身亡.陪同他上山的仅有一名贴身太监王承恩,也在旁边的一棵小一点的海棠树上自缢身亡. <礼 ...
-
崇祯为保全面子,杀了忠臣,也断了自己的退路
明朝末年,大明江山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内有流寇,外有清军.内外交逼之下,朝廷的几员战将,被杀的被杀,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几乎没有能任事之人.战不能战,降不能降,唯一的出路,只有与后金政权" ...
-
读史|崇祯:帝国收官十七年
从崇祯元年(1628)开始,在接下来17年的时间长度里,崇祯帝悲欣交集地完成了大明王朝最后的收官动作.当所有风景看遍.激情耗尽之时,崇祯的宿命也就呼之欲出了--他再也变不出什么花样来,历史也不会给他更 ...
-
崇祯登基是明朝是什么样的 崇祯还有中兴的机会吗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和崇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崇祯皇帝登基时,明朝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甚至说,还可以勉力维持,只要不去折腾,就还可以.天启皇帝很睿智的和崇祯帝说:"吾弟当为 ...
-
明朝大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什么在十七岁崇祯帝面前不堪一击?
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势力强大,为什么还是被崇祯帝轻松干掉? 公元1627年,崇祯即皇帝位,年仅十七岁,随后崇祯着手除掉阉党,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魏忠贤被逼自杀,阉党终于倒台. 天启年间,魏忠贤在朝廷作 ...
-
勤勉之帝也能招致覆国?细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于煤山寿皇亭一棵歪脖子树上上吊自杀,时年35岁.死时"以发覆面,白夹蓝袍白细裤,一足跣,一足有绫袜",蓝袍上 ...
-
崇祯皇帝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崇祯)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汉族,大明第十七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七) 地区争霸结束 天下六强产生
夺取南京后,朱元璋开始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 基于南京的战略安全,朱元璋必须得向周边扩张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南京获取广阔的战略缓冲区,否则,敌人随时可能直接杀到南京城下:更主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获 ...
-
李自成横扫北方时,明朝的局势岌岌可危,崇祯帝为何不迁都南京?
文/格瓦拉同志 了解晚明历史的人大多都有一个困惑,即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横扫北方.明朝局势岌岌可危之际,困守北京的崇祯帝理应迁都南京,唯此才有脱离险境.徐图再举的可能.然而,直到北京被攻陷,崇祯帝也没有实 ...
-
西方人的“明朝梦”,十七世纪的中国,欧洲为中国着迷的时代
美国耶鲁大学著名历史教授史景迁在<纽约时报>举办的对谈中说,综观人类过去一千年的历史,他希望活在1540年前后(明嘉靖年间),住在杭州西湖的边上--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教养和最富于文化的时 ...
-
崇祯皇帝如此勤政,为何成为亡国之君?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评论! 1644年,崇祯皇帝哀怨地对阁臣说:"吾 ...
-
梳理明末农民起义的时间线,就懂了崇祯的无奈,也懂了大明的结局
公元1627年,天启七年(崇祯元年),信王崇祯从木匠皇帝哥哥那里继承了帝位,成了大明掌舵人. 几乎就在他继位同时,正在致力于铲除魏忠贤的他,却不曾想有一场民变,就在他筹谋励精图治的时刻爆发,进而直接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