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统一指挥问题,我3天搞定敌20天才解决,敌不输才怪呢
相关推荐
-
宋时轮的华野第十纵队与陈唐兵团“貌合神离...
宋时轮的华野第十纵队与陈唐兵团"貌合神离".心在曹营(华野)身在汉(中野)! 一.一本说不清楚的"糊涂账" 1.1947年8月,宋时轮的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在国民 ...
-
粟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作为一代名将,粟裕熟谙<孙子兵法>,经常玩味其中的一段话:"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
-
淮海战役前,陈毅为何被调去中野?是被迫让位,还是另有原因?
共产党民心所向,国民党败相已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纷纷庆祝这得之不易的胜利,期盼着国共和谈,不再发生战争.蒋介石三次向共产党发电,邀请毛主席到重庆商讨"和平建国&quo ...
-
备受争议的淮海战役,真正的灵魂指挥者到底是谁?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至海州,西至商丘,南至淮河,北至临城这一区域正式爆发了.这一战争的结果致使蒋介石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尤其是他最看重的黄维的第12兵团和黄百韬的兵团 ...
-
解放战争中,关乎存亡的淮海和渡江战役,真正的前敌指挥是谁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 ...
-
淮海战役,粟裕建议由陈、邓统一指挥,为何唯独没提刘伯承?
淮海战役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第一支武装力量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大兵团战役的胜利,正是这场震惊中外的世纪之战,彻底决定了蒋家王朝的失败命运,也是这一战迎来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提早诞生. 这场令世界瞩目具有决 ...
-
新四军历任首长——陈毅军长(23)
1948年12月18日,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1948年1月初,陈毅到达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向党中央汇报工作.4月1日,陈毅回到已在黄河北岸的华东野战军司令 ...
-
回顾淮海战役,此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是粟裕还是刘、陈、邓
淮海战役是决定整个解放战争形势的关键一战.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都是以多胜少,唯有淮海战役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话. 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淮海战役通过战略决战,为我党奠定了 ...
-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 简介淮海战役敌方总指挥是谁
粟裕军事指挥能力与韩信不相上下,打下天下以后的为人处事,完全超越了韩信.粟裕不愧为战神,并且相当底调,淮海战役本基本上粟裕指挥华野打的,为了中野配合默契才建议成立一个总前委,而且第二阶段中野根本就拿不 ...
-
淮海战役总前委无成立必要?总前委没怎么履行指挥?
基于淮海战役主要由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参战,而华东野战军的参战部队数量又是中原野战军的3倍之多,因而,不少军迷们觉得成立以中原野战军领导为主要领导的总前委,是否有必要的问题,这样的组成是否科学的问题 ...
-
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个委员在四个方向上指挥作战部队
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个委员在四个方向上指挥作战部队. 淮海战役发起后,总前委五个委员在一起吗?不在!五人分做四坨分别在四个方向指挥所有参展部队. 一.陈毅.邓小平总揽淮海战役全局,就近利用陈谢兵团的电台统 ...
-
1948年粟裕避开刘伯承,推荐陈毅、邓政委指挥淮海战役?
1948年粟裕避开刘伯承,为何推荐陈毅.邓政委指挥淮海战役 ? 网名:文史评鉴的网民在头条上发视频<1948年粟裕避开刘伯承,为何推荐陈毅.邓政委指挥淮海战役>.文史要尊重文史,不可信口开 ...
-
【每天老照片】-1万-6918- 淮海战役前夕,粟裕为啥致电中央: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济南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四个兵团重新合一,不仅调整了编制,还明确了指挥权的划分,中原决战也迫在眉睫,粟老总审时度势,向中央提出了淮海决战的计划,比提请中央批准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华野.中野行动 粟 ...
-
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是总前委中的陈、邓、刘,还是粟裕?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而且是危险性最大的战役,因为参加战役的我军总兵力少于敌军总兵力,装备更是有很大差距,粟裕当时几天几夜未合眼,此战过后更是落下了病根,由此可见当 ...
-
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官是谁?是粟裕将军指挥了淮海战役吗?
众所周知,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著名的战役之一.那么,关于这场战役的主要指挥员是谁的问题,过去一般都认为,淮海战役是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指挥下进行的,而淮海战役的总前委机构总共有五个人,排名是刘伯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