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卷1相鲁诗解2文功武备夷不乱华俘不干盟齐返鲁田
相关推荐
-
“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端木子贡列传
"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端木子贡列传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P1945-1950 [导读] 本文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子贡部分. 看过 ...
-
同处一个时代的忘年之交:贤相晏婴与儒家大宗师孔子的差距在哪?
话说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同处山东之地,齐国为姜子牙所建,鲁国为周公旦长子姬伯禽所创,两国原本都是为周天子抚定中原诸侯而立,按理来讲齐鲁应该唇齿相依,共同为周朝的江山社稷相亲相爱,互为羽翼,然而自周夷王听信 ...
-
论语: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6-24)
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伦理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孔子对周礼保持着无限眷恋,认为只有周礼这个"先王之道"才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qu ...
-
王道仁义天地长——《论语》悟读【138】
霸道威猛东逝水,王道仁义天地长.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二章: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政治改一改,便可达 ...
-
《孔子家语》卷19子路初见诗解3从上雪下妨教害义比干谏仁泄治谏捐
题文诗: 孔子侍坐,哀公赐之,桃与黍焉.公曰请食. 子先食黍,而后食桃,哀公左右,皆掩口笑. 公曰黍者,所以雪桃,非为食之.子曰知矣, 然夫黍者,五谷之长,郊礼宗庙,以为上盛, 菓属有六,而桃为下,祭 ...
-
《韩非子》卷45诡使诗解2当禁不止教下乱上
<韩非子>卷45诡使诗解2当禁不止教下乱上 题文诗:难致谓正,难予谓廉,难禁谓齐.有令不从, 不听谓勇.无利于上,谓之曰愿.少欲宽惠, 行德谓仁.重厚自尊,谓之长者.私学成群, 谓之师徒. ...
-
《文心雕龙》卷2征圣诗解1文通圣情志足言文简言达旨博文赅情
<文心雕龙>卷2征圣诗解1文通圣情志足言文简言达旨博文赅情 题文诗: 作者曰圣,述者曰明,明圣述作.陶铸性情, 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圣人之情, 见乎文辞.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 ...
-
《颜氏家训》卷9文章篇诗解1文陶性灵从容讽谏自古文人多陷轻薄
<颜氏家训>卷9文章篇诗解1文陶性灵从容讽谏自古文人多陷轻薄 题文诗: 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尚书; 序述论议,生于易经;歌咏赋颂,生于诗经; 祭祀哀诔,生于礼记;书奏箴铭,生 ...
-
《孔子家语》卷1相鲁诗解1制以礼節物各得宜遂隳三都宾至如归
<孔子家语>卷1相鲁诗解1制以礼節物各得宜遂隳三都宾至如归 题文诗: 孔子初仕,為中都宰,制為養生,送死之節, 長幼異食,強弱異任,器不雕偽,為四寸棺, 五寸之槨,因丘為墳,不封不樹,行之 ...
-
《孔子家语》卷12弟子行诗解1孔子文德贤人无妄颜回冉雍之行
<孔子家语>卷12弟子行诗解1孔子文德贤人无妄颜回冉雍之行 题文诗: 卫将文子,问子贡曰:吾闻孔子,之施教也, 先以诗书,道以孝悌,说以仁义,观以礼乐, 然后成之,以文德也.入室升堂,七十 ...
-
《孔子家语》卷12弟子行诗解2仲由冉求公西赤曾参之行
<孔子家语>卷12弟子行诗解2仲由冉求公西赤曾参之行 题文诗:仲由之行:不畏强御,不侮矜寡,其言循性, 其都以富,材任治戎.孔子也者,和之以文, 说之以诗,受小大拱,下国骏庞,荷天子龙. ...
-
《孔子家语》卷12弟子行诗解3颛孙师澹台灭明宫绍高柴之行
<孔子家语>卷12弟子行诗解3颛孙师澹台灭明宫绍高柴之行 题文诗: 颛孙师也,美功不伐,贵位不善,不侮不佚, 不傲无告.孔子言曰:其不伐则,犹可能也; 不弊百姓,则其仁也.诗经有云:岂悌君 ...
-
《孔子家语》卷12弟子行诗解4伯夷叔齐赵文子随武子铜鞮伯华蘧伯玉
<孔子家语>卷12弟子行诗解4伯夷叔齐赵文子随武子铜鞮伯华蘧伯玉 题文诗: 凡此诸子,赐所亲睹.吾子有命,讯赐固不, 足以知贤.文子问曰:吾闻之也,国有道则, 贤人兴焉,中人用焉,百姓归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