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卷12弟子行诗解3颛孙师澹台灭明宫绍高柴之行
相关推荐
-
《论语》新考题10——中庸之道相关语句及练习
(十)中庸之道--深刻的哲学智慧 [内涵解读] (1)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①强调处事有&quo ...
-
生活的最高境界 ——中庸之道
两千多年前,据说孔子有一次去鲁桓公祖庙观礼,看到一个歪倾的瓦罐.孔子于是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名叫欹,它无水时歪斜,装上一半水就会正过来,但如果装满了水 ...
-
论语:柴也愚(11-18)
孔子认为,自己的四个弟子品质.德行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必须加以纠正,以致折中调和.本章同样表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注释] 柴:高柴(前521年-前393年),齐国人 ...
-
张澜的《四勉一戒》原文
(2014-10-25 19:53:29) 转载▼fenk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 张老的"四勉一戒"(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 ...
-
【孔门】子张:才高意广,务外失中(上)
子张为孔门十哲之一,十哲一词本自<论语·先进>所载: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 ...
-
“以貌取人”说澹台
在上一篇的文章中,我曾提到了宝带桥边上的澹(tan)台湖,围绕在澹台湖边还有以"澹台"命名的澹台湖大桥,澹台湖公园等等······这一切都跟一个人有关,那就是澹台灭明,天下复姓&q ...
-
《文心雕龙》卷12诔碑诗解2写远追虚碑诔以立铭德慕行听辞如泣
碑者埤也.上古帝王,纪号封禅,树石埤岳, 故曰碑也.周穆纪迹,于弇山石,亦古碑意. 宗庙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 庸器渐缺,后代用碑,以石代金,同乎不朽, 自庙徂坟,犹封墓也.自后汉起,碑 ...
-
《尉缭子》卷12战权诗解精诚能权从加适情
<尉缭子>卷12战权诗解精诚能权从加适情 题文诗: 兵法有曰:千人成权,万人成武.权先加人, 敌不力交;武先加人,敌无威接.故兵贵先, 能胜于此,则胜彼矣;弗胜于此,则弗胜彼. 我往彼来, ...
-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1克己复礼非礼勿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1克己复礼非礼勿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题文诗: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之间,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仁由己,由人乎哉? 颜渊问曰:请问其目.孔子对曰:非礼 ...
-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2视远惟明无信不立民足君足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2视远惟明无信不立民足君足 题文诗:子张问明:孔子答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 不得行焉,可谓明矣,远也已矣.至明自明, 尚书有曰:视远惟明.子贡问政,孔子是曰: 足 ...
-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3正名政正君子德风成人之美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3正名政正君子德风成人之美 题文诗: 景公问政,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倘君不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 子不象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上下有分, ...
-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4达而非闻仁者爱人举直措枉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4达而非闻仁者爱人举直措枉 题文诗: 子张问曰:士何如斯,可谓达矣?子曰何哉, 尔所谓达?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非谓达也;夫达也者,质直好义, ...
-
《文心雕龙》卷12诔碑诗解1诔累德行荣始哀终
周世盛德,有铭诔文.大夫之材,临丧能诔. 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夏商以前, 其词靡闻.周虽有诔,未被于士.贱不诔贵, 幼不诔长,其在万乘,称天诔之.读诔定谥, 节文大矣.自鲁庄公,之战乘丘,始 ...
-
《孔子家语》卷12弟子行诗解1孔子文德贤人无妄颜回冉雍之行
<孔子家语>卷12弟子行诗解1孔子文德贤人无妄颜回冉雍之行 题文诗: 卫将文子,问子贡曰:吾闻孔子,之施教也, 先以诗书,道以孝悌,说以仁义,观以礼乐, 然后成之,以文德也.入室升堂,七十 ...
-
《孔子家语》卷12弟子行诗解2仲由冉求公西赤曾参之行
<孔子家语>卷12弟子行诗解2仲由冉求公西赤曾参之行 题文诗:仲由之行:不畏强御,不侮矜寡,其言循性, 其都以富,材任治戎.孔子也者,和之以文, 说之以诗,受小大拱,下国骏庞,荷天子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