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呵,家乡那盘老石碾......

(0)

相关推荐

  • 咏枝

    踏青闲游,偶觅一榕树枝丫,攀长于旮旯墙角之上,历日月风雨而不倒,感叹其生命力之坚韧,赋得此诗. 咏  枝 作者:逸涵 闲庭踞虎栖,旮旯长成枝. 尝尽风和月,方吟翥凤词.

  • 记忆中村子里的石碾

    印象中,村子并不大,但却有三口石碾,东碾,西碾和南碾. 我们家离东碾最近,东碾在村子中心街偏东头,路北靠墙. 从我家大门口出来,左转往北穿过胡同,就来到中心街,往西面左转就能看见离胡同一百米左右的那口 ...

  • 【我的乡情169】有令峻:故乡三石

    扫描二维码了解征文详情 故乡三石 有令峻 我写的是50多年前故乡山东平阴山区的事. 石  井 栾湾那儿多石井,井多且深.开始我家住那村西南角,租了一个小院.出门向西再向南约30多米处有一口水井.井被四 ...

  • 石  碾

    村里有两盘石碾,一盘大的,一盘小的,都放置在村里公共的地方.那盘大碾就在我家门口不远,是一片空地,也是小孩子常玩的地方.围着碾盘追逐,捉迷藏时藏在碾盘底下,玩累了就在碾盘上一躺,在碾盘上看小画书,玩走 ...

  • 『我醉乡土』王淑英 | 碾盘情

    导读: 碾子泛指碾轧东西的工具.狭义是指轧碎谷物的石制工具,由碾磙子和碾盘组成.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 碾盘情 作者:王淑英 我到博野城南筑邦园林游 ...

  • 古村落采风文汇——老石碾 作者/魅力之光 演播/成功

    [总 第 116  期] 梦圆医巫闾 传承北镇文明 弘扬医闾文化       打造地域精品 特约顾问  李清湖(北镇市平安协会会长) 王桂兰(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邵萍(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老石 ...

  • 胶东老物件:在山村里偶遇民国十六年制作的石碾盘

    烟台龙口市石良镇的水夼村,此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一次,本文的话题又与它有关.只不过,上一次介绍的主题是"山清水秀",这次讲述的重点则是"老物件". 众所周知,位置比 ...

  • 难忘家乡的味道——老味儿,闲食,在心里……

    家.摊闲食的味道,跟着一个又一个笑哑哑.笑眯眯的小孩子,从深深的巷子里,不断地飘出来,那一轮圆圆的绵软,亮着乡土的特色了.哑哑眯眯噙着笑的,仅仅是孩童吗? 我知道,老味道,往往是那些早己被写入基因里的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之七 家乡的石碾》

    [总第033802期] 模糊的记忆之七家乡的石碾 作者:魏瑞金 改革开放前,村里的三个生产队,各有一盘常年使用率很高的设施--石碾.我队的石碾,就建在小队住户的中心,使用很便(变)易. 石碾座落在两个 ...

  • 【滋水 · 诗歌】 刘少青:《老家的石碾盘》(外三首)

    刘少青诗歌四首 老家的石碾盘 在我的心中 有一个封闭的角落 深藏着石碾的"吱吱咛咛" 我童年的乐趣 伴随着拽碌碡的 驴蹄蹬蹬 门前的东南角 有半人高的石碾子 青白色的碾盘 青白色的 ...

  • 村中那扇石碾盘

    本文作者:谭妙业 不知何年何月,那扇宽大的石碾盘,就不再被村民们使用.闲搁在角落有些可惜,村民们合力抬到农业社大马圈前的那口井边,当作井台石用. 包产到户以后,牛马分了,马圈拆了.圈前的那口井也因水质 ...

  • 三个大哥抬石碾,根据力学原理,谁受的力量...

    三个大哥抬石碾,根据力学原理,谁受的力量最大?谁最轻松? 果断分析一波,运用初中学习的各种物理知识一顿操作,居然得出了和目测截然相反的结论.(直接看图,再看老胡的分析和你是否一致) 我们先将三个人编号 ...

  • 乡情琐忆‖嫲嫲的石碾

    ​碾棚,在村子的前街.从我记事起,碾棚就只剩了下碾,没有了棚. 随着粉碎机.磨面机的到来,就"碾前冷落车马稀"了. 但也有用场! 比如俺嫲嫲,就经常在石碾上"做文章&qu ...

  • 南塘刘老石乡村图书馆的这两年|麦芽悦分享第廿三期

    来自南塘民府儿童图书馆专职的工作人员 我现在工作的南塘合作社是个当地非常有名的民间组织.我是2015年3月份过来这里的. 刚开始我一点也不了解这个地方,我是冲着这边有个图书馆需要人手才来的. 当我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