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杜荀鹤《小松》:虽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感叹世间何人能识君
相关推荐
-
唐代杜荀鹤:《感寓》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感寓 朝代:唐代|作者:杜荀鹤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 ...
-
唐 杜荀鹤 《小松》今韵
唐 杜荀鹤 <小松>今韵 一君木子 小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评析 <小松>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小松& ...
-
一首很有哲理的唐诗,每一句都是人生箴言,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
杜荀鹤的名气虽然不及李杜,可是他的作品最接地气,像那首大名鼎鼎的<小松>,看似在写一棵不起眼的松树,其实诗人是在歌颂生命的顽强,以此来劝慰世人,不要小看了自己,哪怕是一棵原本不起眼的松树总 ...
-
解读杜荀鹤《旅舍遇雨》:28字中诉尽十年凄苦,却没有说一件苦事
细说起来,杜荀鹤也真是一个苦命人.他出身在普通的贫寒家庭,虽有才学,却多次参加科考而不中,虽"诗旨未能忘救物",却"世情奈值不容真".不得已,投靠梁王朱温,按朱 ...
-
清代一则奇谈,让人不禁感叹世间怎会有如此悍妇!
清代文人朱海曾著<妄妄录>,他在书中讲述一则从同窗挚友口中听来的故事,取名<悍妇孽报>,很是有些趣闻. 话说福州有个小商贩俗名李二,娶妻张氏,张氏在娘家十分跋扈,嫁到李家之后, ...
-
解读陆龟蒙《白莲》:感叹怀才不遇、命运不济,堪称经典
读古诗词,很明显有两大风格,一类是进士入仕途的诗人写的诗,另一类就是没有考上进士的诗人写的诗.参加科考之前,这两类诗人写的诗基本差不多,可能因为家境不同,也会有不同.总之,入仕途后的诗风往往更豪迈.视 ...
-
这8首诗词,满满的全是人情世故(佚名·汉乐府《古艳歌》、汉·班婕妤、李白、杜甫、唐·杜荀鹤《小松》、唐·张谓《题长安壁主人》、王维、宋·朱敦儒、)
古艳歌 佚名·汉乐府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这首诗写弃妇被迫出走,前两句即以动物起兴,兴中兼含比喻.弃妇被迫出走,犹如孤苦的白兔,往东去却又往西顾,虽走而仍恋故人.此诗后两句是规 ...
-
甘肃发现汉武帝遗诏,专家解读后震撼不已,却感叹:很悲凉啊
曾经有游客在长城中发现了汉武大帝的遗诏,为此当时真的是轰动了历史界,连我们的专家都感叹汉武帝刘彻这个人真的是霸气无比,无愧是千古一帝的美名啊! 其实除了在长城中意外发现了汉武帝遗诏之外,在中国的其他古 ...
-
教育专家解读:姚策生前视频曝光,网友感叹,原来骂错人了!
教育专家解读:姚策生前视频曝光,网友感叹,原来骂错人了!
-
【书写经典】第310期,书写杜荀鹤(唐)《小松》
[书写经典]第310期,书写杜荀鹤(唐)<小松>. 原文: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释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 ...
-
唐 杜荀鹤 《小松》赏析
唐 杜荀鹤 <小松>赏析 一君木子 小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评析 <小松>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小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