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启丨记魏书生先生的一次演讲(散文)

(0)

相关推荐

  • 魏书生教育思想语录(六十五)

    一个教师,从事的是和人类精神发育成长相关的事业,终日面对一张张洁白如纸的幼小心灵.应该在这些心灵上,尽力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并努力创造条件,呵护他们成长.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教 ...

  • 当校长,教语文兼班主任;当局长,依然坚持上课,魏书生有多牛?

    魏书生,可以说教育领域的一名传奇人物:当老师的时候他是一名有口皆碑的好老师,当校长的时候,他教两个班级的语文兼两个班级的班主任一职,就算后来他当了教育局局长,他依然坚持带班上课.那么,这位传说中的魏书 ...

  • 听魏书生老师报告抒怀

    听魏书生老师报告抒怀--咱和魏书生老师不一样 (2021-10-31 15:57:05) 标签: 杂谈 分类:杂谈 听魏书生老师报告抒怀--咱和魏书生老师不一样 一,魏老师许身教育,视教育为生命组成, ...

  • 魏书生先生的演讲

    魏书生先生的演讲 2007年10月2日上午8时,定西市市政府礼堂座无虚席,来自定西城乡各地的教育行政官员.校长.教学骨干.好事者一千多人济济一堂,等待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莅临.主席台上设置极为简单 ...

  • 【书生广场】刘璐老师在南阳“自育自学”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8年10月11日上午,南阳市第二十六小学"魏书生自育自学实验学校"授牌仪式在宛城区影剧院隆重举行,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亲自为我校授牌,并为全区教师作了报告.当天下午,魏书生老 ...

  • 魏书生教育语录(九十一)

    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站在学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 ...

  • 《我这样做老师》读书心得

    泰来县江桥镇中心小学  张春芝 寒假期间我选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我这样做老师>一书,感触颇多,受益匪浅.敬佩他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平和的心态,敬佩他独特个性,敬佩他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 ...

  • 当班主任太忙了?​!这四个“分解法”或许能帮到您

    当班主任太忙了?!这四个"分解法"或许能帮到您 (2021182) 袁建国 (注:本文原题为<班主任应学会"分解法">,发表在2020年12月18日 ...

  • 朱良启丨多情自古空遗恨(散文)

    公元868年,大唐懿宗咸通九年深秋的一天午后,这天天气真好,秋阳高悬,没有一丝风,湛蓝的天空,一望万里,偶尔有几团白云悠悠地从空中飘过.都城长安西市东北角的十字路口,独柳树刑场.大量的闲人正在朝这里涌 ...

  • 朱良启丨触动灵魂的一件小事(散文)

    在20世纪的1920年7月,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很短的小说<一件小事>,文中叙说了一件小事:一个黄包车夫在拉"我"前行的过程中,不慎碰到一位老妇人,"我" ...

  • 朱良启丨树梢“百灵”(散文)

    课间休息时,我习惯地抓过近期的几份报纸浏览,<安徽日报>上一则题为<"大喇叭"又响起来了>的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内容是安徽省明光市为把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基层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里的高中岁月(续)

    人无论到了哪里,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吃饭问题,我进高中后因为住校,最方便的就是在学校食堂吃饭,事先三姐给我买了铁缸子,饭勺之类的.我开始疑惑为什么不是饭碗筷子之类的.实践出真知,我很快明白了怎么回事.我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里的高中岁月(散文)

    1987年8月初,正值盛夏酷暑,草木葳蕤.我们家里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味道,因为就在7月,我和三姐.妹妹分别参加了中考.高考和小升初考试,当时除了小升初容易些,高中大学都难考.当时即使是一所农村高中也不 ...

  • 朱良启丨母亲和她的土地(散文)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看上去中国农村田野广阔,土地纵横交错,不好分辨,实际上那些长满庄稼的土地物各有主,更有些让人意外的是每块土地都有着自己的名字.它们的主人就像熟悉手中的纹路一样熟悉这些土地.小时候放学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里的初中岁月(续)

    中国是个盛行考试的国度,用考试来淘汰人,用考试来选拔人才.因为相比其他办法,考试还是比较公平的.于是一代代人便在考试中成长起来.当时小学升初中要考,初中升高中要考,高中考大学更是要牵动全社会的.80年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中的初中岁月(散文)

    人生总有些事情让你难以忘怀.尤其是青少年阶段求学时的经历.在我人生整个求学阶段,记忆中最清晰的不是大学时期,反而是更遥远的初中时光.也许是因为条件艰苦难忘,也许是因为学习刻苦难忘,也许是因为那些教过我 ...

  • 朱良启丨零钱岁月长(散文)

    我儿子远在云南昆明上大学,有时在联系中他告诉我姑姑.二爷等亲戚又给他几百元的红包作为零花钱.我让他尽量不要收.同时在向姐姐等人表示感谢的同时,郑重告诉他们不需要在平时给我儿子零钱,我已经根据儿子的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