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 崔向东 教授 ‖ “辽西走廊”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
相关推荐
-
天津大学:追寻万里“数字长城”中的文明密码
新学期开始,敬业湖畔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一派蓬勃气象.研究生组会邀请了英国杜伦大学考古学系的 Peter Brown 来交流访问. 面带笑容的张玉坤教授打开演示文稿,工工整整的一行大字--"长 ...
-
第七百九十六篇 郭大顺-追寻红土下的秘密
X 天气刚一见暖,他就一头扎进了辽西的山里,以81岁的身躯,开始了牛河梁"申遗"的冲刺. 辽西的山既不巍峨,也不挺拔,连绵起伏的一道道梁而已.然而,这里却掩藏着一个5000年的秘密 ...
-
考古学观察下的古代辽宁
内容提要:从旧石器时代直到明清时期新的考古发现特别是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古代辽宁的文化发展水平在中华文化与文明的起源与传承和中国统一多民族形成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远较过去所知更为重要.这同辽宁处于东 ...
-
第四百二十五篇 红山文化源头之一兴隆洼文化遗址
兴隆洼遗址文化(见图1.2)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兴隆洼文化以大型聚落建筑.最早使用玉器.居室墓出现以及独特的陶器等为特征.它是中国北方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距今约8000年 ...
-
绝地天通:中国文明起源的“红山模式”
历史上,燕山以北.医巫闾山以西.七老图山以东的西拉木伦河两岸.辽河上游一带及大小凌河流域,习惯上被称为辽西地区,这里的居民使用筒形陶罐.燕山以南地区居住的是使用陶盂.陶支座组合炊具或使用陶鼎的居民.而 ...
-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文明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据有重要地位.这种文明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诞生,又怎样兴起和发扬光大,不仅中国学者在长期进行探讨,国际学术界也把它当作相当热门的研究 ...
-
这里发现的古代王国早于夏朝,外国教授感叹:中国古代是如此强大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为在中国生活了五千年而感到自豪,但是曾经让我们感到骄傲的中国古代文明史并不能令人信服.有些人认为真正的中国历史应该从4000年前的夏朝算起.中国人之所以说5000年前,是 ...
-
上海博物馆东馆:定位“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被列入上海文化设施建设重大项目的上海博物馆东馆计划在2022年年底建成开放,东馆建成之后服务能级将全面升级,珍贵文物展出比例将从4.3%提高到10.5%(两馆合计),将有更多文物从库房挪向展厅向公众展 ...
-
邹衡教授谈“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
汉长安城直城门北门道外发现的地下排水涵洞(2008年10月23日摄). 邹衡教授谈"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 浩 波 <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97--98页 邹衡认为 ...
-
中国古代服饰时间表——汉服发展简史
商代(约公元前16-11世纪) 特点:商代服饰的主要特点是"上衣,下长,右衽,发束".身体的上半部分穿衣服,身体的下半部分穿长裤,长裤是裙子. 贵族男装(左): 头戴高葛布表冠. ...
-
中国古代货币历史-银锭发展历程(二)
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铸造了中国第一种官方铸造的银币,这就是从一两至十两,分为五等的"承安宝货"银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脱离了单纯纪重而标明币值的银币,金代银锭还有解盐银锭和 ...
-
中国古代道教的起源
关于道教的起源,道教徒为了提高道教的地位,宣称早在轩辕黄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道教.这当然是经不起考证的.后来他们又宣称其创始教主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老子.所以杭州黄龙洞山门上就书写了一副对联"黄 ...
-
夏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大禹陵首届夏文化学术峰会 圆满召
春风氤氲,花香旖旎,稽山脚下,群星荟萃,在这个美好的初春时节,来自全国的重量级夏文化专家学者会聚绍兴,共同见证了"中国·大禹陵首届夏文化学术峰会"的隆重召开. ▲大禹纪念馆 4月1 ...
-
江林昌 :论原始宗教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发展的影响——以“绝地天通”“铸鼎象物”为例
江林昌 烟台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原始宗教与古代文明的关系问题, 在西方不显得密切, 因此, 不被重视.然而, 在古代中国, 原始宗教不仅催化了文明的起源, 还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