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书法教案全套
隶书书法教案全套
篇一隶书教学大纲
隶书书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隶书书法
一、课程的性质、 目的及任务
隶书源于秦代、成熟于汉代是由秦代的篆书演变简化而成的一种书体。书法则是写字的技巧是从生活和实践中逐步产生的文化财富之一是一种与语言文字最靠近的艺术。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丰硕瑰丽的宝库。作为未来的主人翁不仅要掌握语言文学并且要掌握书法艺术熟悉和掌握中国传统美学不仅要会写字而且要写好字使中国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进一步得到发展。
通过理论讲解、基本笔画分析、课堂练习、示范辅导提高对我国书法艺术和隶书书法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了解汉字书法的一般知识熟悉、掌握隶书书法的技巧。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 1、熟悉隶书书法理论
汉字的起源隶书的由来书法学习的入手问题汉字的碑帖。
2、 2、 了解汉字书法的一般知识
写字的姿势、执笔的方法、运笔的方法、书写的工具文房四宝
3、 3、掌握隶书书法一般技巧
“永”字八法的研究隶书的特点隶书的基本笔画隶书的临摹、择帖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书法理论汉字的起源 为什么要学习汉字书法隶书的由来从书法的角度看应从隶书入手隶书碑帖的选择 《曹全碑》、 《张迁碑》、 《乙瑛碑》等
第二节汉字书写的一般知识
写字的姿势 1、坐书 2、立书
执笔的方法 1、指实掌虚与五指法 2、运腕与悬肘法 3、执笔的距离
运笔的方法 1、藏锋和露锋 2、中锋和偏锋3、折锋和回锋4、方笔和圆笔5、垂露和悬针
书写的工具 文房四
宝笔、纸、砚、墨第三节隶书书法的一般技巧概括为五个特点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2、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3、变弧为直变画为点。 4、变圆为方变连为断。 5、笔增提顿画有粗细。 第四节隶书的基本笔画练习
平画、波画、竖画、撇画、捺笔、钩画、竖波画、折画、点画、横、竖类字的练习如王、土、 田、干、十、非、撇、捺类字
的练习 如人、八、天、会、走、交、竖波、钩画练习 如风、毛、无、元、也、折画、 点画练习如典、江、照、防、首、走之、心字练习 如通、思、想、之、逢、遥、纵戈练习 如武、成、试、战、综合练习、开卷考试。
四、学时分配表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张迁碑》 《曹全碑》 《乙瑛碑》 《礼器碑》
教案
第一节课1课时 1.先自我介绍
2.学生自我介绍
3.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关于仓颉造字在我们陕西白水的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远古时候人们都用结绳的办法录史记事。仓颉是黄帝的史官。 由于记录史实的结绳形状奇异年久月深难以辨识有一次仓颉就是从这些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看星星的运动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
虽然有着这种种的传说但是最确切的说法还是汉字是由广大劳动者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慢慢的丰富和
发展起来的。
4.汉字的大致发展和种类
文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
5.
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隶书的特点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 “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 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6.选择隶书作为书法入门的原因:实际是为遵循书法发展的规律 因为楷书是由隶书发展而来的楷书字体结构过于严谨不适合没有书法底子的人入手我们从循序渐进的角度来说也要选择隶书作为入门并且隶书本身也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所以我们选择它。
7.书写的工具 文房四宝笔、纸、砚、墨
毛笔书写与钢笔书写的区别;毛笔由于其分为笔尖、笔肚、笔根的
特点及柔软的特点可通过提按写出不同粗细程度和大小的字而钢笔不行。
8.书写姿势
一、 写字的姿势 1、坐书 2、立书有助于把握整体字形
二、执笔的方法
1、指实掌虚与五指法
用拇指的第一节紧贴笔杆内侧拇指关节捻动笔杆向外稍弯。押用食指的第一关节紧贴笔杆的外侧与大拇指配合起来将笔杆捉住。钩用中指的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杆的外侧。格用无名指的指甲根由内向外顶住笔杆的右外侧把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而且向外推着。抵 小指紧贴无名指依托在无名指的下面不接触笔杆。无名指力量小不能单独推着中指的钩还要小指托在下面加一把劲。 口诀
大指食指对着捏 中指向里顶勾天 无名指头向外顶 小指帮忙不要歇。 指实掌虚虎口开
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 纠正起来很难。
2、运腕与悬肘
篇二毛笔书法教案_
毛
笔
书
法
教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