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剑》的出现轰动中国收藏界
青铜器的鉴定,主要是断代和真伪鉴别。除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之外,传统的鉴定法,主要是从器物的铸造技术、造型、纹饰和铭文以及铜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专家们把这种方法归纳为几句话,即“抓其造型,视其花纹,识其铭文,查其地锈,找其范痕”。

在两周和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具有两种功能,首先是实战兵器,其次也是一种特殊的佩饰。其中,后一种所谓“佩饰”,是指其既具有实战功能,是一把真正的可以猎杀的剑,同时又具有佩饰功能。而具有佩饰功能的青铜剑,铸制则更为讲究,其主要特征是在剑身、剑格或者剑茎上都铸有一些装饰纹饰以及铭文,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种剑,有的也是当时的王公贵 族乃至文职士大夫所用的佩剑(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也是文职士大夫的一种防身与佩饰两用的装备)。]
人类起源至进入现代世界,战争从未间断过,伴随战争而生的兵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火 药为助力的热兵器发明为分界,人类在这之前,经历了长时间的冷兵器作战时代。冷兵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石兵器、铜兵器、铁兵器等几个阶段,石兵器主要流行于夏代以前原始部落时期,铜兵器的使用年代主要集中在夏至秦汉时期,秦汉之后,由于铁兵器的大量使用,铜兵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青铜器的铭文是对历史的记录,是金石书法发展演变的例证,是铸工工艺高超的体现,宋、清两代是青铜器铭文作伪的主要时期。宋代以来,金石义字成为金石家的研究重 点,作为有记载历史文献铭文的青铜器,往往受到广泛的重视,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故而收藏家们对青铜器的搜集,则侧重在铭文方面。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剑是一种单尖两刃的手持格斗兵器。西汉训古学专著《释名·释兵》解释:“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剑,首先是一种防范意外——如刺客或猛兽的个人自卫兵器,不一定适用于正面战场;但必须携带方便,取用快捷。青铜剑是人类首先接触到的金属剑。
一般讲剑身是沿脊部进行纵向打磨成型,开刃是垂直脊部进行的,这种开刃方式是具有科学道理的,因为在放大镜下看,我们会发现刃口呈现细锯齿状,就杀伤力讲,这种细锯齿状具有更高破坏力。这种开刃方式在新疆维吾尔人的小刀上依然应用着,所以维吾尔人的这种开刃方式的小刀声明赫赫,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锋利,其次才是美观,因为刀的作用和价值就是切割。当然了使用后再次被开刃的剑或者戈等兵器就不一定采用这种开刃技术了,因为这种开刃技术只能是专 业技术人员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