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死就不会死!明朝最年轻的国公,常遇春之子常茂的作死之路
相关推荐
-
冯胜:跟随朱元璋43年,除徐达常遇春外,他功劳最大,死的也最冤
公元1367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为正副元帅,率军25万北伐元朝.这一次,可谓良将尽出,明朝初年著名的将领,几乎都参与到这场声势浩大的"北伐"之中,例如汤和.冯胜.傅友德.王弼. ...
-
1393年,凉国公蓝玉谋反被剥皮实草,然...
1393年,凉国公蓝玉谋反被剥皮实草,然后夷三族,受牵连的官员超过15000名,随后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和信国公汤和接连被召入京.二年后,冯胜因为私会女婿,朱元璋给他送去一杯毒酒. 冯胜,本名冯国 ...
-
明朝开国功臣中排行第三的冯胜,与女婿见了一面,就被朱元璋赐死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封功臣,"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冯胜居于第三".冯胜有何功绩,地位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获封宋国公? 冯胜与廖永忠很相似,都是元末天下大乱后,和兄长筑寨以自保 ...
-
汤和:因酒后一句话让朱元璋记恨,却是开国功臣中少有的善终之人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好杀功臣的皇帝,从胡惟庸案到蓝玉案,朱元璋几乎将还活着的功臣斩尽杀绝,我们所熟知的李善长.蓝玉.傅友德.冯胜等人均成为他的刀下亡魂,连刘伯温和徐达也有传闻是朱元璋所杀. 当大明朝的开 ...
-
明朝历史人物——冯国用(明朝开国功臣)
冯国用(1323年-1358年),中国明朝开国大将.濠州定远(属今安徽)人.自幼喜爱读书,精通兵法,元末与弟冯胜武装起义,长于计谋,至正十四年(1354年)投靠朱元璋,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攻占集庆( ...
-
大明开国第三功臣冯胜之死:没有战死在疆场,却毁于一席流言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大明开国第三功臣冯胜在他的大门外修筑了一个稻场,埋瓶在地下,架板为廊,走马为乐,借此回忆沙场的岁月.不想,此事被仇家告于太祖,诬陷他家在稻场下藏有武器,图谋不轨.于是朱元璋 ...
-
明朝鄂国公世家:常遇春作战勇猛无敌,被授予鄂国公以彰其功
明朝鄂国公是明初大将常遇春的爵位.常遇春作战身先士卒.勇猛无敌,素有"常十万"的绰号.他跟随朱元璋接连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地方势力,建立明朝.常遇春功勋卓著,被封为鄂国公. ...
-
清晨碎语 | 粗人蓝玉(20.12.27)
明朝初年,或者说朱元璋时代,有四大案,受四大案牵连被杀的官民上十万人,骇人听闻. 按时间先后排序,四大案之第一案是胡惟庸案. 老胡当时是丞相,朱元璋消灭了胡惟庸,从此中国就没有了丞相,也就没有了丞相制 ...
-
一生睡过4000位美女,77岁却死在了年轻老婆的手里
精英汇读 汇读经典,提升品质 公众号 请关注主编微信:gaohmin 如果在未来,你成为了个富豪,天天有美女相伴,最终会死在美女的手里,这样的生活你会不会想要呢? 虽然看起来像是电视剧的剧情,但我刚刚 ...
-
史上最牛太医,连治死明朝两位皇帝,罪该凌迟处死,竟然得以善终
在古代,当个大臣算不算一个幸福职业?应该说,看你的老板是谁. 你伺候的老板姓赵还好,就算到了解除兵权的时候,也能换杯酒来吃吃. 图片来源于大宋传奇 但这行也有风险,如果你遇上的老板恰好是某位" ...
-
村民把“国宝”当成咸菜罐子,专家看后心疼死了,如今是国之重器
如今各地区博物馆中收藏的国宝其实几乎都是从古墓中发掘出来的,当然也有不少是从老百姓手中收过来的,特别是在上个世纪的时候,随着建国之后,文物被越来越重视了,为此设立文物局和博物馆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在博 ...
-
不作死就不会死(网络流行语)
不作死就不会死 网络流行语共2个含义 网络流行语 歌曲 收起 不作死就不会死(No zuo no die)是网络流行语,意为没事找事,结果倒霉,广泛流行于各大社区.论坛甚至主流媒体.今年"N ...
-
明朝时,此国胆敢上门挑衅,结果最后被打的怀疑人生,每年还上供12万
明朝时,此国胆敢上门挑衅,结果最后被打的怀疑人生,每年还上供12万 文 | 韦爵爷 从古至今跟中国开战的国家有很多,不过中国从来不惧怕这些国家.古代的中国也是世界强国之一,大多数战役都是以胜利收尾,只 ...
-
十大名医亲历的真实医案:不生气就不会生病,不作死就不会死
90%的疾病都和精神压力有关.病由心起,魔由心生.可以说,不生气就不会生病.少生病,不作死就不会死. 1 郝万山:咽不下那口气除不了病根 ▲ 郝万山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经典著作全国示范教学& ...
-
艺术家人生悲催?不作死就不会死
在世人印象里,大多艺术家都有着悲惨人生,譬如被津津乐道的梵高-- 生前不仅只卖出过一幅画,还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更割下耳朵被送进精神病医院. 但实际上很多艺术家的悲惨人生并非先天,而是自己作出来的. ...
-
医生直言,换成其它人,必死无疑;年轻患者...
医生直言,换成其它人,必死无疑:年轻患者突发心绞痛,居然能不慌不忙:我感叹:学点医学知识,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患者男性,31岁,人民教师:这不快临近期末考试了,小张(化名)老师觉的压力有点大,周末想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