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胜:跟随朱元璋43年,除徐达常遇春外,他功劳最大,死的也最冤
相关推荐
-
不作死就不会死!明朝最年轻的国公,常遇春之子常茂的作死之路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时年不过十余岁的常遇春之子常茂被封为郑国公,仅次于李善长.徐达,位在李文忠.汤和.邓愈之上.常茂因此成为明朝初封年纪最小的国公. 常遇春在洪武二年于军中病逝,朱元璋对此深感 ...
-
明太祖八次北征:永清沙漠,在此一举?
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一批批来自北方的契丹大军开拔进了今天的北京.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别担心他们不是来打仗的.这是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在履行自己三年前的承诺,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大辽皇帝.尽管后继 ...
-
1393年,凉国公蓝玉谋反被剥皮实草,然...
1393年,凉国公蓝玉谋反被剥皮实草,然后夷三族,受牵连的官员超过15000名,随后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和信国公汤和接连被召入京.二年后,冯胜因为私会女婿,朱元璋给他送去一杯毒酒. 冯胜,本名冯国 ...
-
明朝开国功臣中排行第三的冯胜,与女婿见了一面,就被朱元璋赐死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封功臣,"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冯胜居于第三".冯胜有何功绩,地位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获封宋国公? 冯胜与廖永忠很相似,都是元末天下大乱后,和兄长筑寨以自保 ...
-
明朝历史人物——冯国用(明朝开国功臣)
冯国用(1323年-1358年),中国明朝开国大将.濠州定远(属今安徽)人.自幼喜爱读书,精通兵法,元末与弟冯胜武装起义,长于计谋,至正十四年(1354年)投靠朱元璋,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攻占集庆( ...
-
王弼:备受朱元璋器重,曾跟随冯胜、蓝玉北征,王阳明是他的后人
王弼祖籍定远,后来搬迁到临淮,他擅长使用的兵器是双刀,号称""双刀王". 元朝末年,王弼聚集同乡青壮,在三台山结下树栅自保.在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 ...
-
朱元璋为何赐死当朝功臣冯胜,冯胜有后人吗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骁勇善战,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论功,他不输于汤和和邓愈,仅次于常遇春.徐达,冯胜的功绩不消说,其人骁勇善战,为明朝的建立和稳固立下汗马功劳,却仍然逃不过被朱 ...
-
生前被朱元璋封为宋国公的冯胜结局如何?
生前被朱元璋封为宋国公的冯胜结局如何?
-
朱元璋袒护蓝玉:纳哈出投降时,蓝玉将其惹恼,朱元璋却严惩冯胜
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六月,纳哈出亲自到蓝玉军营投降,蓝玉十分高兴,盛情款待纳哈出. 蓝玉与纳哈出一起饮酒,两人相谈甚欢.纳哈出倒酒感谢蓝玉的宴请,蓝玉请他先饮,纳哈出一饮而尽,又倒了一杯酒 ...
-
冯胜:掌管朱元璋亲兵十余年,女嫁朱棣胞弟,率蓝玉北征,被赐死
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是洪武,意为洪大的武功,朱元璋从淮右布衣成长为一代帝王,离不开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等一批名将的支持. 在明朝开国六公爵中,冯胜是唯一长期统领朱元璋亲兵的明初名将,负责保护朱元璋 ...
-
明朝历史人物——冯胜(明朝开国功臣)
冯胜(?-1395),明初大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回族.安徽定远人.冯文质次子.喜读书,通兵法.元末农民纷纷起义,他与兄国用结寨自保,后归附朱元璋义军,从破滁州.和州,拔采石:取太平.镇江.宜兴.绍 ...
-
徐达暗示和朱元璋分享数千名高丽美女,朱元璋不同意,徐达一气之下采用极端手段【图文】
曹魏时期的曹丕在安排自己的后事时说过"天下无不亡之国,世无不掘之坟 ",可是统治者却总以为自己的基业能够永恒,为所欲为,却想不到最后一切会落到他人手中. 元朝末年,上流社会流行娶高 ...
-
此人是朱元璋的亲家,徐达的岳父,却投降了张士诚
谢再兴是淮右旧将,很早就跟随朱元璋,他的战功和军事才能虽然比不上徐达和常遇春,但也是一员得力干将,曾任中翼右后元帅,参加过成就朱元璋帝业关键的攻克金华的战役:谢再兴为人又宽厚,因此,很受朱元璋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