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杯中外诗歌散文年度赛入围展:286号杨源忠

我们都是追梦人
杨源忠
怀梦、追梦,执着前行。
筑梦、守梦,奋斗动心。
——题记
对于云南源文学创作者来说,2018年是美好的一年,是充满了幸福的一年,更是充满了希望和前行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有恣意抒发激情的年轻作者,更有深沉笔墨的老作者,还有稚声连连的歌唱……这一切,构成了2018年云南源文化最为美丽的画卷,我为作者的高瞻而骄傲。
我们这些想念文学、关心文学、享受文学和甘愿为文学而辛苦的追梦人,无论是欢欣鼓舞,还是沮丧失望,无论是前程似锦,还是黯然神伤,当新年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当聚集在温暖的作者群时,所有的一切都会被抛到脑后,从未停下追梦的脚步,在追梦的大道上努力奔跑。当然,已走过花甲之余快乐人生的我也不例外,在享受着与孙儿孙女带来天伦之乐的同时,还是用心用手,去抒写前往2019年的文学追梦故事。
说到文学追梦,我从小就有,若借用时光之手,将时钟回拨至筑梦于我童年与特定的时代,无不留下美丽的泡沫和深深的脚印。
1955年3月,我出生在云南的小山村,大山曾经给我带来欢乐,留下过美好的回忆。大山里有我童年的梦幻,爽朗的笑声,我在大山里憧憬着未来,编织着五彩童话、绚丽人生。
1962年,妈妈为我背上她亲手做的书包,父亲比我还高兴,把毛笔、铅笔、墨盒、字本装进书包里,把我架在脖子上,亲自送我去上小学,记事也就从此开始了。那时不仅认识了国旗、会写“毛主席”、“首都北京天安门”,会唱《东方红》、会读 “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解放军爱枪,学生就爱书和笔”的课文 ,还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到了初小期满,才进入11岁的我,就挑上行李、书籍、柴米油盐等,翻山越岭,徒步到十几里外的山村去上高小,真是走一次怕一次。父亲鼓励我说“我家祖辈都在大山,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走出大山。”我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对父亲说的话点点头,当一名作家的梦也就从此开始。
回到农村,以每日3分工分成了人民公社的“小社员”,待“复课闹革命”时,家乡已办起高小,在启蒙老师的争取下,我又重新获得了上学的机会,从小就喜欢读书的我,不啻是前途出现了曙光,心中燃起了希望……就这样,作家梦又一次萌生。
我们山里来的学生,做饭在简易空房里,顺墙角用三个土基搭一排灶,课后十几个灶一起生火,柴火燃烧,烟雾弥漫,吃的屎老瓜搅包谷面,这生活虽艰苦,可此起彼落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至今还记忆犹新。初中两年我学会了坚强、拼搏,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团组织,还沾了所谓的周恩来“修正主义路线回潮”的光,以优秀成绩考入中专学校。入学那天,我在家乡亲朋好友的簇拥下,穿着补丁衣服和屁股部位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裤子,走出大山。
十六岁多梦的季节,怀揣梦想,朝着理想而奋斗。那时的我,特别想读书,在读书的路上艰难行走、升华,可令人寒心的是,学校正遇上“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大多数学生都是得过且过,我憧憬着美好的作家梦,读了《三国演义》、《水浒》、《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苦菜花》、《黑妹》、《牛虻》、《艳阳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贪婪地嗅着文字散发出来的宛如八月桂花馥郁的芳香,写下了《支援“三秋”》、《总站学工记》、《麦收夜》、《插秧》、《野营拉练》等文,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作文本。
太阳火红,照耀山村,铺满道路,我满心喜悦,带着人民的重托,教师的责任,憧憬着桃李满天下的幸福和快乐,走进了一所附设初级中学工作岗位,成了一名当时尤为紧缺的数学教师,当作家的梦想在这里驻足了。有意思的是,十五年的数学教学工作,我不仅爱上了教师这一光荣职业,情人般地迷恋上数学,与数学课本、三角板、直尺、圆规、粉笔和学生成了好朋友,认真教学生解生活中的方程,列人生的不等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信念的直角坐标,描绘追求者运行的曲线轨迹,勇敢地突破“零”的禁区,直线般地追求延伸远方,教出了众多成才学生,在教育战线榜上有名,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党团员、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还利用业余时间发奋自学,考入我一直向往的大学深造。而今追忆起那五彩缤纷的,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还真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心情畅快。
不幸离开了心爱的教育工作后,曾熟悉的那种按“计划”上班的平稳工作被徒然地中止了,面对的是一个重新定位的挑战和磨难的工作——打工。
当我走进何其壮观、多姿多彩的打工风景,以亲身的体验,尝尽了酸甜苦辣的生活,感受了一个个不同的挑战和磨难,曾因看不惯总经理糜烂的生活被炒了鱿鱼,也经不懈努力被总经理赏识,出任副总经理,也受不了非人的虐待而炒了老板的鱿鱼,更受不了老板的欺骗而愤然离去……经过三番五次的瞎折腾,八年的打工生活,我这个诚实、善良,原先自诩为顽强的书生,两袖清风,生命变得很脆弱的时候,厄运也接踵而来。1995年脊柱受损,虽然手续成功,死神把我从濒临瘫痪的边缘拉回,但失去了体力劳动能力,成了一个“享有”国家三级残废证的亚健康人。积蓄耗尽,家破人散,正置为自己的惨境苦恼哀鸣时,一家企业聘请我为副总经理,负责管理和企业文化,并创作了一些文学小作品。
关上一扇窗,另开一扇门。此时,已过五十知天命之年,曾从事15年的数学老师,经过12年商海跋涉,又失去了体力劳动能力的我,好在经商时积累了一些写作功底,现在又有机会和一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聆听见解的机会,我在鼓励自己,当作家的梦想不应在这里陨落。于是我又“被迫”继续业余文学创作,成了文学路上的追梦人,并一直在为这迟来的作家梦而努力着。
云南源广大文学爱好者激情洋溢、灵感的火花时时迸现,创作了一大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营造了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人文环境, 向外界展示了云南源文化的风采,同时也使文化走入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间, 对宣传云南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是深有感触的。云南源文化用情感和智慧在大地上踏出的足音,在寥廓江天间共鸣,旷远深沉,沉实有力。那一行行文字,一篇篇佳作,似一串祥云大地的音符,在心里久久唱响,似一幅祥云历史变迁的画卷,尽显祥云儿女奋斗奉献的光辉篇章,平抚着我躁动的心底,激越着腑内的清气,尤其是名深望重的文化人正如农夫般绾裤挥汗、扶犁深耕,在“大地”上播洒爱的种子,种植理想和希望,继而收获了丰实饱满的精神庄稼,已经成了滋养我的精神食粮,袒示着文化人的浓烈人文情怀,流溢着文化人的不屈文化精神,是我写作的范文和学习的教材,行走在文字间,就像裸足踏在翻耕的土地上,既增长了见识,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在困惑中奋起,在逐梦中奋进。我企盼自己有所作为,走向人生的辉煌,那怕这中间有晴流险滩,洄水迂沱,均要凭着朴实、苦干、钻研的精神,迈过事业上一个又一个坎。经过自己笔耕不辍的努力,共发表了500多篇作品,有一些作品分别获县、州、省及国家级的入编和奖励。这些都是我丰富学识和日积月累、学识充盈、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在知识的容器中,才卤出了锦心绣口的绚丽文章。于是,我得出了一条真理:一个文化人只有把根扎入蓊郁的土地,才会立成一棵品正格高的绿树。
曾经有人问我:“你颠簸这些年,而今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稿费也是不腥不臭的一点,还总是利用时间爬格,到底图什么?”我说:“我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现代人,一位在精神家园中被放逐的流浪者,尽管我遭受着一次次的痛苦侵袭,但我的生活并没有远离凡俗的日常琐事,依然过着自己重新寻找精神的皈依,宽慰被放逐的灵魂,在幼小的心灵里就种下的作家梦种子,仿佛小兔子般常常撞击着胸怀,虽然收获微不足道的稿费,却让我回归了一条新的生活道路,文学路上追梦守梦。
2011年,我的拙书散文集《高原听湖》出版,发行仪式上,曾经的弟子赞言:“37年前,杨老师意气风发,浑身上下都透射出‘很阳光’的气息,正所谓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我的眼中,杨老师聪明,造诣高,数学思维活跃、空间观念强。他通俗易懂的讲解、幽默恰当的比喻,轻松解决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深深影响着我和同学们。今天捧着老师的散文集,我深为老师的作品而惊叹,一个从教15年的数学教师,且又离开教育十几年,于文学不沾边,竟然写出这样清新的作品,我的内心都自然涌动着亲切与敬慕。”
是的,《高原听湖》是我的第一部处女作,它浸透了我十几年的汗水与心血,展现的是我成长的艰辛、奋进的足迹,赞美的是美好的人性,歌颂的是淳朴的民风。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和追梦人。虽然生活异常艰辛,可追求文学艺术的梦想与日俱增,继而又有散文集《秀色祥云》和章回小说《南天云梦》出版发行。尤其是章回小说《南天云梦》是我对自然湛蓝的天空上飘着的“祥云”有着特殊的情结,对汉武帝梦云南的传说,对“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的祥云和浪漫主义遐思的“云南”史诗般演绎有了历史文化的自信和十几年文学锤炼的新作,它填补了在祥云大地上流传2000多年“彩云南现”故事的文学作品空白。更值得可喜的是,2017年该小说被北京融汇嘉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看中,欲改编摄制成主旋律院线影片,并寄来了主旋律院线影片策划书。他们认为,《南天云梦》取材严谨,充满吸引力,情节、人物、事件曲折生动,扣人心弦,具有号召力,它以大理地区发生的史实为背景,通过多线索、多情节、多人物,将云南历史传承中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生动描绘,艺术再现,成为云南地区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学史料。是一部抖开尘封的古云南的真切历史,是展示历史名人的人生轨迹,对学习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全国上下大力建设中国梦的今天,实为推动正能量文化谱写的优秀作品,若将改编成主旋律院线影片,将云南源历史传承和大理地区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推进云南历史文化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当然,时至今日,改编院线影片一事泥牛如海,也可能就这样流产了,但他们的评价使我自豪,我真心希望章回小说《南天云梦》改编院线影片成为现实,把“云南”这个美丽的地理元素,打造成一张响亮的名片,让世界上爱美的人们,关注云南源、走进云南源、为云南源喝彩。
创作对我来说,是一个绚丽的舞台,一间宽大明亮的练功房,一场场精彩的演出。我少年时期质朴本真的自然观和充满刺激、乐趣和坎坷的奋斗生活,强烈地影响着后来的文学创作,我在想,如果我还是数学教师,没有病困的健康人,我就没有作家梦的续缘,更不能成为省、州、县作协会员和县作协副主席。
花开花落催人老,人老痴情情更浓。回望18年的创作追求,18年的艰辛逐梦,18年的快乐圆梦,我之所以“过得充实、走得坚定”,就是因为心怀梦想,奋力追梦,凝聚同心筑梦的精神力量。如今已是花甲之余的我,因为追梦,不把世俗的言论和评价放在眼里,更不在意背后的嘀咕和面前的冷眼,只在精神的旷野上,在心灵的天地间,用书记开出的‘药方’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不断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用执著的爱好、奔放的热情和清新的语言,去记下自己对大地、生命、生活、社会、人生和世事的独特思考和感悟,用知识和哲思去引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让墨香一路随风远去,留下云南源文化永恒的芬芳。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人人都是梦想的筑造者,我不驰空想,不骛虚声,撷一缕云南源给予的温暖,承载它的梦想,在奔跑中奋力逐梦,一如既往追梦前行。
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要做追梦人!
(0)

相关推荐

  • 【三江文学】《春分》‖ 作者:seven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897期 社    长:李不白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黄葵 副总编:火灵 主    编:张明洪  紫衣云梦 副主编:颜雪 本期编辑:紫衣云梦 中国 传统 节气 作者: ...

  • 【羽墨飘香(第1839期) ● 雨兮​ 】(等待你昙花般的来临)朗诵 云梦

    边框 ( 等待你昙花般的来临) 作者  雨兮   朗诵  云梦   主编 红叶飞 ···请收听以上音频····    等待你昙花般的来临 文/雨兮 我在一片枯草旁边躺下 带着夏日的眷恋和深秋的宁静 等 ...

  •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作者:飞虹如画 ‖《庆新春》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822期 社    长:李不白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黄葵 副总编:火灵 主    编:张明洪 审    稿:大风    火灵   万年  沐见秋 柯 羽   雪珂 ...

  •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诗/ 老顽‖《冬至日》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689期 社       长: 李 不 白 特邀顾问: 周 渔 总       编: 黄 葵 副  总 编: 火 灵 主       编: 狂 哥 审       稿: 寂 ...

  • 徐霞客与大理(二十八)

    徐霞客游览云南(祥云)水目山 (图文/诗画大理) 祥云古名云南,水目山位于云南(祥云)县城东南四十余里的云南驿坝,海拔2627米,是开建于宋大理国时代的佛教圣地,至今仍保留文笔塔.水目寺.塔林.地宫. ...

  •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作者:海阔天空 ‖《北方的二月》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821期 社    长:李不白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黄葵 副总编:火灵 主    编:张明洪 审    稿:大风    火灵   万年  沐见秋 柯 羽   雪珂 ...

  • 文学原创 ·《梦回云梦泽》作者:欧阳尚鸿

    梦回云梦泽 作者:欧阳尚鸿 清晨,木门轻轻地推开了,睡眼朦胧的女孩揉着双眼走向大堤,年轻的母亲正往坡面上撒着谷子,指甲花.鸡冠花.美人蕉--种满坡面,花下寻食的小鸡小鸭闻声扑向食物,年轻的母亲转身微笑 ...

  • 祥云三中《白吟风》文学社

    亲爱的父老乡亲家长们,莘莘学子们,兢兢业业奋战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走南闯北的三中校友们,一直以来默默支持着白吟文学社的小作者大作者们,对文学尚葆一丝情愫的美好心灵们,家乡充满灵性的一山一水一阡一陌一草 ...

  • 新媒体文学 II云南省诗人佳作展(177期合集)

    云南省诗人佳作展 本期作者: 1何永飞2赵振王3许文舟4赵晓梅5单增曲措6郁东7柔然8寒江雪10丁丽华11和慧平12杨瑞成13千里孤岸14李昌林15淘米16胡秀萍17绽放18王红梅19静子20楚国周郎 ...

  • 多图!祥云书画爱好者,丹青绘就彩云南最美风景

    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尼采曾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一百年前,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采用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为世人留下了<日出·印象><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