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40讲 阳明热证

(0)

相关推荐

  • 伤寒阳明经病和温病阳明气分病,是不是一回事?为何都用白虎汤?

    在伤寒和温病中有一个交叉的疾病,他们的症状有些类似不过少部分还是有区别,而不论是伤寒阳明病还是温病的阳明病,他们有一个时间点都会使用到一个方剂即白虎汤. 在伤寒条文中涉及到伤寒阳明经证大致为这三条即: ...

  • 经典——伤寒论(三)

    要点十二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条)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 ...

  • 第五节:里热证证治、栀子豉汤证及其它汤证的学习要点

    本期掌握热证的证治要点.熟悉经方栀子豉汤证.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厚朴汤方.栀子干姜汤方.麻杏石甘汤证.白虎汤证及白虎加人参汤证.葛根芩连汤证.黄芩汤方等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特别注意里热 ...

  • 石膏的使用思路

    浅探阳明病用生石膏之临床思路 马家驹 主持人陶有强:我们有请马家驹博士为我们带来他的报告,报告的题目是<浅探阳明病用生石青之临床思路>. 马家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在读博士研究 ...

  • 31白虎汤及变方

    好,那么我们一个一个来,第1个清气分热.首先清气分热 ,要知道到什么是气分热,诊断学老师应该讲过气分热,或者气分是个什么东西,气分热是卫气营血这个概念里面来的,卫气营血是叶天士提出来的一个辩证体系啊, ...

  • 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2讲 结胸证(3)

    第32 讲结胸证(3).脏结证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仍然接着上一次谈到的结胸证来讲.我们上一次课的最后,讲到了大结胸证,病位偏中和偏下,或者见到"心下痛,按之石硬,脉沉紧",伴 ...

  • 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4 讲心下痞证(2)

    第34 讲心下痞证(2) 大家好,我们上课了. 我们上次课讲的是心下痞证.所谓心下痞证是指以心下痞这个症状为主证的一组证候,心下痞是一个自觉症状,它是指病人自觉心下,也就是上腹部,也就是胃脘部自觉堵塞 ...

  • 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29讲 阴阳两虚证

    第29讲 阴阳两虚证 大家好,我们上课.太阳变证,下面一部分内容,我们讲太阳变证的阴阳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的第一组证候,是芍药甘草汤证和甘草干姜汤证,这就是原文第29条,打开讲义第62页看原文29条,& ...

  • 视频讲堂 | 郝万山《伤寒论》04讲 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

    传承象数疗法  光大中医文化▲点击关注! 04讲 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 我们现在要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六经辩证的一些问题. 那么我们首先要谈一谈,六经指的是什么?我们一直说,贯穿<伤寒论> ...

  • 郝万山《伤寒论》教学片(全70讲)

    本专辑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主讲,他是国家"二十一世纪中医基础课程"系列之中医四大经典<伤寒论>教程的主编者,被列为精品课程,广泛用于中医本硕教学和网络教学,深 ...

  • 郝万山:伤寒论总结性讲解(下篇)

    少阳病,从病位来说,它涉及到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腑和 手少阳三焦腑,少阳的阳气虽然是比较弱小,不亢不烈,但是它对 全身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少阳胆腑主疏泄,藏精之,寄相火,主决断,它对 ...

  • 郝万山讲解伤寒论(1~5)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 ...

  • 郝万山讲伤寒论40-43讲

    第40讲 阳明热证重要的是阳明病的提纲证,"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阳明病的外证也就是阳明里热里实证,表现于外的证候,那就是"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 ...

  •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40讲 — 阳明热证

    大家好,我们上课了. 我们上次课,把张仲景对阳明病篇的概说作了介绍,其实那些条文之中,比较重要的是阳明病的提纲证,"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阳明病的外证也就是阳明里热里实证,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