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色彩考——皂色

中国传统色彩之一。皂色是黑色的一种。红楼梦一书仅出现一次:
《红楼梦》 第一百二回
大家都挤到坛前。只见小道士们将旗旛举起,按定五方站住,伺候法师号令。三位法师──一位手提宝剑,拿着法水;一位捧着七星皂旗;一位举着桃木打妖鞭──立在坛前。
查中国古籍,皂色出现次数频繁:
唐《法苑珠林》 第七十九
... 亡帝落。遂即从诸笔削。可不然乎。周之先祖宇文觉者。即西魏大丞相黑泰之世子也。泰举高阳王为魏帝。西迁长安。改衣幡为皂色。号大统元年。一十八载。
唐《中华古今注》 卷中
... 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搭耳帽本胡服,以韦为之,以羔毛络缝。赵武灵王更以绫绢,皂色为之,始并立其名爪牙帽子,盖军戎之服也。又隐太子常以花搭耳帽子,以畋猎、游宴后,赐武臣及内侍从。
宋:《大宋僧史略》
服章法式 案汉魏之世。出家者多著赤布僧伽梨。盖以西土无丝织物。又尚木兰色并乾陀色故。服布而染赤然也。则西方服色亦随部类不同。萨婆多部皂色衣也。昙无德部绛色衣也。弥沙塞部青色衣也。著赤布者乃昙无德僧。先到汉土耳后梁有慧朗法师。
明:《大明会典》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十五
... 每岁给赏乐舞生、并厨役物件。本寺俱先期 面奏 凡登坛厨役、铺排、各给袍服巾帽鞋袜、及净衣。厨役袍服、旧俱红色。铺排皂色。从工部成造、送本寺库收贮领用。其净衣。每名预给白绵布一疋、阔生绢一疋、白绵八两、自行製造。
明:冯梦龙《山歌》
... 奴奴好像寄做在人家一缸 头白酒。主人未吃你先尝。 [又] 姐夫强横了要偷阿姨。好像个枕头边筛米满床粞。阿姨道姐夫呀。皂色上还覆教我无染处。馄饨弗熟你再有介一副厚面皮。
《本草纲目》 卷十一
释名皂矾纲/目青矾 煅赤者名绛矾唐/本矾红时珍曰/緑矾可 以染皂色故谓之皂矾又黑矾亦名皂矾
清:《啸亭杂录》 卷一
... 民瘼,每于雨泽愆期,必敬谨设坛祈祷。乾隆七年特旨:每岁巳月,择日行常雩礼,如冬至郊坛之制。皇帝躬诣行礼,所用敬衣旗帜皆皂色,以祈甘霖速降。常雩既举,如未得雨,先祈天神、地祗、太岁三坛,次祈社稷。遣官各一人,皆七日一告祭,各官咸斋戒陪祀。
《清朝通典》 皇朝通典卷之六十八
... 旗以满洲各户下汉丁共一千五百八十户令旧汉兵之将领官统之分为左右翼二旗其旗色皆用皂每旗设固山额真一人辖所编牛彔四年分汉军为四旗定旗色一以皂镶黄一以皂镶白一以皂镶红一纯用皂色每旗设固山额真一人梅勒章京二人扎兰章京四人牛彔章京十八人七 ...
清:《清稗类钞》 工艺类
... 树,黎女羣往采之,取其棉,用竹弓弹之为绒,足纫手引以为线,染红黑等色,杂以山麻及彩绒,织而为布,曰吉贝。或擘山麻纫线织布,捣树皮汁染为皂色,以五色绒杂绣其上,曰黎布。贾者则以牛或盐而易之,以售诸市,海南人颇用之。 ...
清:《续金瓶梅》 第五十一回
... 讨饭而去。 也是水尽山穷,到了绝处,自生出机会来。 却说月娘剪发之后,拜这老尼姑为师,起个法名曰慈静。 把一件白布女衫染成皂色僧衣、玉楼做了一顶僧帽、一双僧鞋送来。
清:《道听途说》 卷六
... 心忖是狐,揽衣以起。鹤行至窗下,舐纸破一钱许,凝眸外瞩。见蔷薇架侧假山上,两人并肩坐。一颀长妇,年可四 十许,衣皂色单袷,妆饰淡雅,以右足支左膝上,纤钩不盈握,一手以两指捻鞋尖,一手兜跟振舄;
《聊斋志异》 汪士秀
... 略可半亩。纷陈酒馔,馔器磨触作响,然声温厚不类陶瓦。已而三人践席坐,二人侍饮。坐者一衣黄,二衣白。头上巾皆皂色,峨峨然下连肩背,制绝奇古,而月色微茫,不甚可晰。侍者俱褐衣,其一似童,其一似叟也。

皂旗是古代军中常用的旗帜,有趣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里都有皂旗的出现:
《西游记传》 第二十七回
哪吒遂把皂旗一展,霎时黑暗。小妖惊得忙叫:“师父,快放出天来,莫闭死我也。”行者复念真语。哪吒收了皂旗,日色重光。
《水浒传》 第八十八回
... 与辽兵相接,宋江再差花荣,秦明,董平,杨志在左,林冲,徐宁,索超,朱仝在右:两队军兵,来撞皂旗七门。果然撞开皂旗阵势,杀散皂旗人马,正北七座旗门,队伍不整。宋江阵中,却转过李逵,樊瑞,鲍旭,项充,李衮五百牌手向前;背後鲁智深,武松,杨雄, ...
《三国演义》 第四十九回
... 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
皂色用何染料所染?有很多,几乎只要含有鞣质的都行,但有一个很重要,就是必须使用皂矾做媒染剂。
《本草害利》皂矾,以其可染皂色故名,深青莹洁者良。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集解】志曰∶五倍子在处有之。其子色青,大者如拳,而内多虫。颂曰∶以蜀中者为胜。生于肤木叶上,七月结实,无花。其木青黄色。其实青,至熟而黄。九月采子,曝干,染家用之。。。。。。其大如拳。或小如菱,形状圆长不等。初时青绿,久则细黄,缀于枝叶,宛若结成。其壳坚脆,其中空虚,有细虫如蠛蠓。山人霜降前采取,蒸杀货之。否则虫必穿坏,而壳薄且腐矣。皮工造为百药煎,以染皂色。
唐代沩山灵佑撰《沩山大圆禅师警策》记载:橡 音象。栩實乃柞櫟也。花黃色。九月結實。實外有房。可以染皂色。
橡树即栎树,果实的壳可以用来染皂色。其他还有茶叶、石榴皮、栾树叶等均可染皂色。
(本文为笔者正在撰写的《红楼色谱》中的一篇,有删节)未经作者容许,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