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的中暑和三伏天的伤寒(上)

现在处于三伏天的中伏,也是大暑节气,可谓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无论何时何地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天也太热了,什么也干不下去,就想在屋里呆着吹空调,伴随着天气持续的高温,这时一种时令疾病总是频繁出现,那就是中暑,一说到中暑人们惯常的认为,中暑就是天气太热受不了热着了,但现在人们中暑并不是单纯热着,中暑这种时令病也跟以前不一样了,年前我们写了在三九天,外面寒冷室内温度过高引起的中暑的文章,而现在到了三伏天人们过度用空调制冷,最常见的中暑的患者其实很多都是着凉伤寒引起的,这就是因为现在人们整天处于人为营造的小环境中,已经和自然环境脱节了。

现在中暑的患者,他们的脉象通常偏浮或者是浮大无力或者是浮弦数,我就跟他们说你这是中暑了,这时患者往往表现的很惊讶,说没觉得热着啊,自己天天在空调屋里呆着,也没出外干活晒着,怎么会热着呢?其实现在人们中暑就是夏季感冒,因为人们过度依赖空调,身体内部有热,外部受凉,身体热邪不能通过皮毛散发,热郁于内,伤及人体气血津液所致。

暑为热邪,如果是严重的中暑急症,多发生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群,也就是热射病,这种严重的中暑发生时,会表现出高热不退,剧烈的头疼,大汗淋漓,神志不清,突然昏迷晕厥,这是很危险的,随时都可能危及生命,但这种高危急症热射病我们平常并不常见。

我们最常见到的中暑,多为慢性中暑,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浑身乏力、困倦、懒洋洋的总喜欢躺着,头闷头晕、心慌气短、恶心不想吃饭,吃点东西就觉得肚子胀满疼痛,呕吐腹泻,有的站都站不稳,走路发飘,严重的每天精神恍惚,嗜睡懒言,心情也烦躁,干什么事情也没兴趣,身体和心理没有一点生机,很多人在这段时间出现这一系列的症状,认为自己得了什么大病,到医院检查,并没有什么异常,但身体症状很多,每天都很不舒服,其实这就是中暑了,但很多人却意识不到自己是中暑了,觉得自己每天在空调屋里呆着,又没有干活出汗,又没有出外暴晒,怎么会是中暑呢?

其实现在人们中暑,大多数情况就是因为没有出汗,总是夜卧贪凉贪吃生冷,当时觉得挺清爽,但是在夏天高温炎热的气候环境下,人体代谢旺盛,身体本身会产生大量的热,身体处于表里实热的状态,这些热需要通过汗液或者排尿排出去,而人们总喜欢处在空调营造的凉爽环境下,汗毛孔闭塞影响排汗排热,表不透,热郁于内,就会表现一些不适的症状,也就是我们说的中暑了。这种情况的中暑并不是真正的热着了,而是身体燥热的情况下,贪图凉爽,造成身体内部暑热不能外出,而产生的各种症状,这和我们所讲述的三九天中暑一样,都是因为在热得环境当中着凉伤寒,但区别在于三九天时人们在室内温度过高,而外界大环境是寒冷的,现在暑天的时候,大环境炎热高温,人们过度依赖空调制冷,在频繁的冷热交替的环境中引起的,无论是三九天还是现在的中暑,都是人们生活条件过高,过度追求舒适导致的。

说起中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夏季治疗中暑防暑的药物藿香正气水,我让患者用藿香正气水的时候,一定会告诉患者,买最便宜的藿香正气水,一两块钱一盒的,因为便宜的藿香正气水属于粗制的,没有脱醇,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喝下后,会感觉从嗓子到胃里都是火辣辣的感觉,喝完觉得又热又辣肠胃发暖,这是因为藿香正气水中含酒精和生姜,这也是藿香正气水里面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但是开车的时候要用脱醇的,经过脱醇的藿香正气水不含酒精,它的功效就会大大降低,因为喝藿香正气水,就是要用酒精发热发暖的作用去解表化湿,外散风寒,同时有苏叶、白芷、藿香等药物辛香发散,使风寒外散,而且处于暑热时期人们贪食生冷,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症,就容易内伤湿滞,这就需要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