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西绛州万历三十三年站银五十两银锭
相关推荐
-
古代银锭子鉴定之难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中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 ...
-
古代银锭子真品照片
既然不同地方的银锭间,有如此大的差别,那在明清时期,拿银子吃饭.住店.买东西,自然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快捷地结账.找零. 清朝的银两多以马蹄形的元宝出现,故亦称为宝银.经过熔铸,又可分为大锭.中锭.小锭 ...
-
清四川“资州·三十一年津贴·匠周源义·全利成”四戳十两银锭一枚
清四川"资州·三十一年津贴·匠周源义·全利成"四戳十两银锭一枚,重:365.3g,字戳完整,包浆醇厚,状态极佳,集地名.年份.税种,匠名.银楼于一身之川锭极为罕见,可谓" ...
-
古代银锭子最新介绍 想购买的可以看看
中国古代银锭大多錾凿.戳印有铭文,偶尔也有底部或侧面铸造有铭文.铭文内容往往记录银锭制作或使用的年份.地点.用途.重量.主管官员及职位.银匠姓名等信息.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 ...
-
银锭是如何定价的
元明清以来,银锭是一种重要的货币形式.历史上银锭的形状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唐宋时期曾有圆饼形和长条形,金代形成一种厚度均匀.形状是两边呈弧度且大头.中间束腰的形状,货币名称叫"承安宝货&q ...
-
清代山西“光绪廿六年五月 交城县 张世源”五十两银锭一枚
清代山西"光绪廿六年五月 交城县 张世源"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81.3克,交城县地名锭罕见,品相极佳
-
清代山西“宣统年月 阳曲县 世顺昌”五十两银锭一枚
清代山西"宣统年月 阳曲县 世顺昌"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72.1克,保存极佳
-
明代广东广州府椒木军饷银五十两银锭
明代"广东广州府倾解椒木军饷银壹锭 重伍拾两正 银匠徐世豪"银锭一枚,重量:1845.8克,弧首束腰,宝面平坦,翅膀宽大,造型优美,具有明代五十两官铸银锭的典型样貌:此枚与2019 ...
-
清代山西宣统年月归化城武连钰五十两银锭
清代山西"宣统年月 归化城 武连钰"五十两银锭一枚,重量:1867.2克,宝面加盖"足色",意即当地通用十足色宝银: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清季为山西所辖,商业繁盛 ...
-
清山西祁县许时成五十两银锭
清代 山西"光绪年月 祁县 许时成""公估"五十两银锭保存完好,锭面洁净,造型淳朴,重1848克,"公估"是清代称定银两的公估局所用的一种称 ...
-
清山西平遥县闫学银五十两锭
清代 山西"道光年惠月 平遥县 闫学银"五十两银锭,清代早期五十两留存少见,造型美观,文字秀美,完美品相重1908克
-
清“光绪三十一年·辛未·宽城同顺成·匠高明”五十两银锭一枚
清"光绪三十一年·辛未·宽城同顺成·匠高明"五十两银锭一枚,俗称"东北大翅宝",重:1770.2g,锭型大气,戳记清晰,醇厚酱彩原味包浆,状态自然
-
清山西“咸丰四年月·介休县·公元和”五十两银锭一枚
清山西"咸丰四年月·介休县·公元和"五十两银锭一枚,重:1848.8g,锭形完美,戳记打制工整清晰,文字饱满立体,原味醇厚包浆,银光粉嫩柔亮,原始状态
-
清山西“宣统年月·归化城·马陞·足色”五十两银锭一枚
清山西"宣统年月·归化城·马陞·足色"五十两银锭一枚,重:1862.3g,字戳清晰,包浆醇厚自然,略带底光,开门见山